1945年,张大千收了个16岁的女徒弟。结果女徒弟画技还没进步,肚子先大了,她找到张大千,对他说:“我怀了你的孩子,怎么办?”彼时张大千已经有3个妻子,但看着小徒弟徐雯波的模样,他还说出了那句话:“那我就娶你。” 1943年的成都还没从战时的紧绷中缓过来,张大千正为家务事心烦,他那位生了八个孩子的二太太黄凝素跟他闹别扭,两人冷战多时,三太太杨宛君又体弱多病不怎么出房门。 这位已经名扬四海的画家坐在自己书房里,对着画纸发呆,笔尖干涩,灵感全无,就在这时,他读中学的大女儿心瑞带着同学徐雯波来家里玩。 这一见可不得了,12岁的徐雯波虽然年纪小,但已出落得亭亭玉立,娴静优雅,张大千眼睛都看直了,心里那团乱麻般的烦闷瞬间消散。 徐雯波住在姑妈家,从小就喜欢画画,听说心瑞的父亲是张大千,早就想来拜访,她怯生生地提出想拜师学艺,张大千心里欢喜却婉拒了。 后来他跟人解释,收学生规矩太严,一旦定了师生名分就不能谈别的,他其实一见徐雯波就存了别的心思,琢磨着将来或许能娶她为妻,于是他换了个方式,让徐雯波每天来看他作画,这样两人相处时间反而更多了。 徐雯波在张家进进出出,勤快伶俐,跟谁都处得好,日子一长,张大千发现这姑娘不只漂亮,性情还温和大方,越发想娶她。 他不管多忙每月都抽空往徐雯波姑妈家跑,两人情投意合,私下定了终身。 这事传到二太太黄凝素耳朵里,她1945年就警告过女儿不要把往家里面带了,但奈何还是没能阻拦住。 到了1947年,徐雯波怀孕的消息传开,她姑妈惊得目瞪口呆,但生米煮成熟饭,只能点头,48岁的张大千和18岁的徐雯波就这样结了婚。 这段婚姻在张家掀起不小波澜,黄凝素本就对丈夫风流成性不满,这次直接带着分到的财产搬出老宅,后来迷上麻将,被牌友骗光积蓄,晚年贫病交加。 女儿心瑞也难接受同学变继母,一度与父亲疏远,但徐雯波这个四太太的位置坐得稳稳当当,成了陪伴张大千最久的人。 回看这段关系,张大千对徐雯波固然有感情,但结合时代背景,更可见新旧交替期艺术家的生活方式与情感选择。 徐雯波12岁相遇、18岁成婚,某种程度上是旧式婚姻的延续,但她的主动性,主动拜访、坚持学画、接受年龄差,又带点新时代女性的特质。 张大千的艺术成就不可否认,但他生命中的女性命运各异,徐雯波得到长久陪伴与经济保障,黄凝素晚景凄凉,曾正蓉默默担起本不属于她的责任,杨宛君守着名分空等半生。 这种差异也让我们思考,所谓“风流才子”的故事背后,往往站着几位静默却坚韧的女性。 参考资料:封面新闻,2025-03-23,《被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的张大千 走过了怎样的艺术历程?》
1945年,张大千收了个16岁的女徒弟。结果女徒弟画技还没进步,肚子先大了,她找
孙明峻说
2025-07-30 21:22:0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