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爆发“反马”抗议,民众焚烧马科斯画像,怒斥政府“卖国” 当地时间28日,菲律宾奎松市爆发了大规模“反马”抗议,数千抗议者走上街头,挥舞旗帜高喊口号,怒斥马科斯是“卖国贼”,说他正把菲律宾卖给美国,还在街头焚烧了马科斯和特朗普的画像。 要理解这场抗议,得从菲律宾复杂的历史和现实说起。菲律宾和美国的关系就像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从19世纪末美国通过战争占领菲律宾开始,这个国家就一直处在被美国影响甚至控制的阴影下。1946年菲律宾虽然名义上独立了,但美国通过一系列军事和经济协议,始终攥着菲律宾的“命脉”。 比如1947年的《美菲军事基地协定》,让美国在菲律宾驻扎了93年的军队,直到1991年菲律宾民众实在忍无可忍,才迫使政府废除了这个协定。那段时间,菲律宾人反美的情绪高涨到极点,大家都觉得不能再让外国军队在自己的土地上作威作福了。 可如今马科斯政府的做法,让不少菲律宾人感觉历史又在重演。马科斯上台后,大力加强和美国的军事合作。2023年,菲律宾国防部同意向美军再开放4个军事基地,其中3个在吕宋岛北部,1个在巴拉望省的巴拉巴克岛,有一处距离中国台湾甚至只有400公里。 这些基地的位置很敏感,明眼人都能看出,美国是想利用菲律宾的地理位置,在亚太地区增强自己的军事存在。对于普通菲律宾人来说,他们担心这些基地会让菲律宾成为大国博弈的棋子,一旦地区局势紧张,自己的国家就会成为“火药桶”。 而且,历史的教训还历历在目,二战期间,日本就是因为美国在菲律宾有基地,才对这里发动了攻击,导致无数菲律宾人丧生。现在美军又回来了,民众难免会担心悲剧重演。 除了军事上的合作,马科斯政府在经济上的一些做法也让民众不满。今年7月,马科斯访问美国,原本满心欢喜地以为能为菲律宾争取到降低关税的优惠,可最终美国只把对菲律宾的关税从20%降到了19%。这个微小的降幅,在菲律宾人看来简直就是一种羞辱。 要知道,菲律宾对美国的出口额虽然占总出口额的16%,但主要是电子零部件、服装等附加值不高的产品,美国的高关税让这些产业的利润被压缩得很厉害。 而马科斯政府为了这1%的降幅,竟然答应对美国产品实施零关税,这意味着美国的商品可以更便宜地进入菲律宾市场,冲击本国的产业。普通民众发现,身边的美国商品越来越多,而自己国家的企业却越来越难生存,心里的怨气自然就上来了。 更让民众愤怒的是,马科斯政府的亲美政策似乎并没有给菲律宾带来实际的好处。在马科斯执政的这几年,菲律宾的经济状况并没有明显改善。国内物价飞涨,尤其是大米、石油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居高不下,很多家庭连基本的温饱都成问题。 社会气象站3月的一项调查显示,约有1440万菲律宾人自认处于贫困状态,在“自认贫困家庭”中,饥饿率从2月的26.4%升至3月的35.6%。 可马科斯政府在国情咨文中,却大谈特谈和美国的军事合作,对民众的生活困境轻描淡写。这种“重军事、轻民生”的做法,让民众觉得政府根本不关心他们的死活,反而一门心思讨好美国。 莎拉继承了父亲的外交理念,多次公开指责马科斯政府缺乏独立的外交政策,过度偏向美国。她甚至直言,马科斯访美期间达成的苏比克湾“弹药工厂”协议,是在让“菲律宾被军事化”。 莎拉的这些言论,不仅代表了杜特尔特家族的立场,也反映了很多菲律宾人对政府亲美路线的不满。她和马科斯之间的矛盾公开化,让菲律宾的政治格局变得更加复杂,也给马科斯政府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这场抗议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首先,它给马科斯政府敲响了警钟,让他们意识到民众对亲美政策的不满已经到了临界点。如果不做出调整,很可能会失去更多的民心,甚至影响到马科斯未来的政治生涯。其次,这场抗议也让菲律宾和美国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 美国一直希望菲律宾能在亚太地区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可菲律宾国内的反美情绪如果持续高涨,美国的计划可能会受到阻碍。另外,地区国家也在关注着菲律宾的局势。 中国作为菲律宾的重要邻国,一直主张通过对话解决南海问题,而马科斯政府的亲美政策可能会让中菲关系变得紧张。东盟国家则希望菲律宾能保持中立,不要在大国之间选边站,以免影响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不过,马科斯政府似乎并没有打算轻易改变现有的政策。在国情咨文中,马科斯仍然强调要加强和美国的合作,还呼吁官员们放下分歧,共同推进国家的发展。但这种表态显然没有得到民众的认可,抗议活动依然在持续。
菲律宾爆发“反马”抗议,民众焚烧马科斯画像,怒斥政府“卖国” 当地时间28日,菲
流水梦寒月影
2025-07-29 18:19:38
0
阅读:1732
用户10xxx07
没准马科斯就是当年美国大兵占领菲律宾时,留下的种![捂脸哭][大笑][哭着笑]
希望在明天
关我的鸟事,搞大点吧
用户10xxx89
贪污犯的儿子注定是罪犯
怀念点点
规模不大,继续!
老君
在美国学习毕业的高层年轻人回国前必然和中情局签约。美国会帮你竞选,你忠心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