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惨的梁山好汉,从出场到结局,一直被人瞧不起,还因为被鲁智深骂,上了语文课本。

不看风景的万科 2025-07-29 16:56:54

最惨的梁山好汉,从出场到结局,一直被人瞧不起,还因为被鲁智深骂,上了语文课本。 鲁智深一声“不爽利”,把李忠钉上了语文课本。那会儿鲁提辖瞪着眼,骂得唾沫星子飞溅:“你也拿得出手!”李忠攥着两块油乎乎的银饼子,脸涨得通红。他刚在街角卖膏药,那几枚铜钱还在口袋里叮当响。 李忠卖药的行当,实在上不得台面。几根杆棒往地上一戳,摊开十几块黑黢黢的药膏,对围观百姓连吆喝带比划。这碗饭吃得也不安稳,赶上天刮风,人稀稀拉拉躲风,膏药卖不出去几贴;碰上下雨,只好收了摊子钻桥洞。谁也没想到这个卖药的是史进的第一个师父。史家给少年史进请过不少师傅,李忠就是其中之一。 后来真正的行家王进见了史进耍把式,直说功夫全是花架子。史进不服气,被王进一杆子就撂倒了。这些请来教拳的,到底有几分成色?李忠在街上摆摊时,想必没人信他真能教出高手。 梁山排座次,一百单八将里李忠排八十六条。有个挺唬人的名号——“打虎将”,可整部书翻烂了,他愣是连根虎毛都没碰过。 名头响当当的好汉里,武松拳头打死老虎,李逵板斧剁翻四只大虫,解珍解宝用药箭射死猛虎。李忠这绰号挂着都替他害臊,更像是江湖人喊顺口了的戏谑。他倒想争口气,偏又撞上铁面孔目呼延灼。两下里交手十来个回合,李忠撑不住,拔马便逃。呼延灼在后面冷笑:“本事忒低微!”话传到梁山上下,好汉们面上虽不说,心里都暗自哂笑。 银子最能照见人心。当年酒楼之上,金翠莲父女哭诉被郑屠欺压。鲁智深气冲头顶,当下掏光了包袱里的银子。史进年少豪阔,摸出十两整银“哗啦”一声拍在桌上。轮到李忠了,手在怀里抠抠索索摸了半天,摸出两小块碎银子,捏在手里递也不是,收也不是。鲁智深火“噌”地上来,一把推开:“谁要你这点儿!” 李忠虽然穷,但碍于面子,硬着头皮掏出二两多,估计这已经是他不知省吃俭用多久从牙缝里抠出来的,当他扔到桌子上时,心里是痛的,但遇到这种大方的场面,没办法,只能硬撑,后悔跟他们来了,这顿饭吃得不值。就算这样,还被鲁智深笑话了,不屑要,又被扔了回来。 李忠顾不得脸面,赶紧伸手接了过来,心想,我给的也不少了,是你不要的。有了这个第一印象,鲁智深就从内心瞧不上李忠了,好在李忠能忍,并不计较。 也有人说李忠冤。鲁智深是朝廷提辖,史进是阔少爷出身,银子对他们如同尘土。李忠呢?今日膏药卖得好,能买斤热乎蒸饼;明日若卖不出去,就得饿着肚子熬过一夜。他那二两银子不是施舍,是过日子的本钱,是遮风挡雨的瓦片。 后来桃花山上,李忠、周通做东招待鲁智深。鲁智深看不上他们的排场,嫌山寨寒碜。李忠、周通倒也有心,说要下山“借”些金银来做盘缠送他。鲁智深一听又来了火——有现成的东西偏要出去现抢,哪有这般不爽利!趁两人下山,把屋里的金银酒器踏扁了卷在包袱里,顺着后山脚底板抹油——溜了。 有人琢磨鲁智深为何总看李忠不顺眼。草莽里的规矩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东西讲究一个“分”字。你看宋江,撒银子救人从不手软,上上下下都认他是“及时雨”。李逵劈人脑袋像剁柴火,可他怀里掏得出银子就敢扔给卖唱的瞎眼老头——不管钱从哪儿来的。而李忠不同。他卖膏药,讲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你给我一文钱,我贴你一贴膏药,彼此两清,最怕“我的”“你的”混在一块儿。 梁山的灯火映得人眼花。众好汉推杯换盏,讲的是兄弟义气,做的是杀人买卖。角落里,李忠小心捏着新领的饷银,掂量着分量。他腰间那“打虎将”的名号,在酒肉喧嚣里像道擦不掉的脏印子。这名字挂在身上,太扎眼,又太烫人。 好汉堆里,总有些光听着吓人、细琢磨便忍不住想笑的诨号。李忠缩在墙角数铜板的时候,不知是否记起在街头卖膏药的情形——雨点砸在支起的油布上,他冻得通红的双手拢在袖管里。那时天高地阔,没什么打虎不打虎的名头,倒也松快。他或许从未想过,自己这辈子唯一和“虎”字沾边的,是鲁智深那一声虎啸似的怒骂,震得他耳鸣了百十年。 梁山的热闹终究是鲁智深们的。这世上多的是没本事的李忠,捏着一点活命的银钱,在热闹里格格不入,在故事里留下笑柄。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0 阅读:48

评论列表

绝处逢生

绝处逢生

2
2025-07-30 02:22

最后一句人话,前边铺垫的太哗众取宠了

不看风景的万科

不看风景的万科

不看风景的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