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浙江一位五金厂老板接到来自以色列的订单,要求生产冲压件,后来,他发现这些件竟然是卡宾枪的瞄准器,还为美国客户提供了枪支配件,没想到,警方突袭了工厂,指控他非法制造和销售枪支,法院判处他15年监禁,老板不服,他认为自己没有对国内造成危害,因此决定上诉。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深夜的军事频道里,一段突击步枪的介绍让宁波五金厂老板陈某浑身冒冷汗,电视上那把枪的瞄准器,跟他厂里生产的“精密配件”简直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他连夜叫来技术主管核对图纸,这一查不得了——订单要求的5.56毫米孔径、军工级表面处理,哪是什么普通机械零件,分明是枪支核心部件的标准参数。 可订单利润实在诱人,从最初以色列客户的年销300万美元,到后来美国订单追加到800万,这买卖越做越大,陈某波心想,反正都是出口的,又不在国内销售,应该没什么大不了的。 为了打消疑虑,他还特意上网查了查,这一查反倒让他更糊涂了——有人说这是“通用工业配件”,有人却说这是“违禁品”,客户给的订单里写着“合法商业用途”,陈海波就当给自己吃了颗定心丸。 就这样,一条生产线不知不觉转向了枪支配件,从简单的弹簧垫片到复杂的击发组件,工厂里的机器轰鸣着,源源不断地制造着这些看似普通的“五金件”,陈某数着账上不断增长的美元数字,把心里那点不安压得死死的。 2022年的一个普通工作日,海关的突击检查彻底打破了陈某的侥幸,X光机扫描显示,那些申报为“工业五金”的出口货物排列得异常整齐,开箱后,专家的鉴定结果让在场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 仓库里堆积的30万件零配件中,竟有12万件被认定为枪支专用散件,按照规定,每30个散件就能组成一支枪,这批货物足够组装4000支枪械,陈某这才明白,自己早已越过了法律的红线。 面对警方询问,他还想狡辩说不知情,可那些和客户讨论“美国枪支市场行情”的微信记录成了最有力的证据,2024年,法院一审判决他15年,可他不服,坚持认为自己“只是代工生产”。 二审时,法官仔细权衡了案情,考虑到零件全部销往境外,没在国内造成直接危害,而且陈海波确实没赚取暴利,最终改判为10年半,这个结果,让陈某失去了最宝贵的自由,也让他的工厂彻底倒闭。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评论! 信息来源:原文登载于澎湃新闻在2025年3月31日关于《宁波一五金厂负责人生产出口枪支散件被诉,二审改判十年半》的报道。
破案了!百分之九十的人认为具俊晔这是摆拍!就连湾博主建国都说,帅的过分了,你在哪
【12评论】【1点赞】
天意人生
胡编乱造,一支步枪那么多配件,怎可能在一家工厂加工。
峰顶看浔城 回复 07-29 16:24
这是真事,可以上法院网站查审判文书,这厂生产一部分枪枝散件出口
雨正在下
为什么外国200多年的历史,就能让科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们就不行,你看这个案子判的?还没有暴利?我估计法官是犹太人。这样判的话谁还敢有思想?明朝已经有大炮了,而到了清朝前期枪都没有,为什么?原因就是闭关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