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现在才后知后觉:中国早把台湾当成了“钓大鱼的饵”,而美军在日韩的基地,正悄悄变成解放军预设战场上的“活靶子”。 去年解放军环台军演那会儿,美军“里根号”航母的表现简直让人笑掉大牙。这个曾经在太平洋耀武扬威的“海上堡垒”,面对解放军试射的东风导弹,吓得连夜撒腿就跑,一口气撤到菲律宾以东800海里外,连舰载机都缩在甲板上不敢起飞。 而这种反常现象的出现,得益于中国反介入 / 区域拒止(A2/AD)能力的飞速提升,美军突然发现,自己在东亚经营数十年的 “第一岛链” 基地群,正悄然从 “威慑支点” 变成 “战略包袱”。 更让五角大楼脊背发凉的是,中国似乎早将台湾问题化作一枚精心设计的 “鱼饵”,而美军在日韩的基地群,恰恰成为这盘大棋中被算计的 “大鱼”。 如今,中国对台湾的战略定位,早已超越单纯的领土主权范畴。自 2016 年民进党上台后,美国不断试探 “以台制华” 底线,从对台军售升级到派遣现役军人驻台训练。然而,中国的应对却展现出高超的战略智慧 —— 表面上围绕台海展开军事演习,实则通过导弹试射、航母巡航等行动,将美国及其盟友的注意力牢牢吸附在西太平洋。 2024 年,解放军在巴士海峡组织的 “围岛军演”,表面是针对 “台独” 分裂势力,实则通过密集的导弹试射和电子对抗演练,迫使美军将驻日冲绳的 F-35B 战机紧急转移至关岛,暴露出前沿基地的脆弱性。这种 “围点打援” 的战术,本质上是将台湾作为战略诱饵,诱使美军暴露其在东亚的军事部署弱点。 美军在日韩的基地群,堪称其 “亚太霸权” 的基石。驻日冲绳的嘉手纳基地,距离台湾仅 600 公里,是美军干预台海的 “跳板”;驻韩平泽基地的 “萨德” 系统,名义上针对朝鲜,实则可监视中国东北的火箭军动向。 然而,这些看似坚固的堡垒,在中国火箭军的 “东风快递” 面前却脆弱不堪。根据美国国防优先基金会 2025 年的报告,东风 - 21D 反舰弹道导弹射程达 1800-3000 公里,东风 - 26 更是覆盖 4000 公里范围,可携带核弹头对关岛实施 “外科手术式打击”。 更致命的是,解放军近年部署的东风 - 17 高超音速导弹,凭借 “钱学森弹道” 可突破现有所有反导系统,驻韩美军引以为傲的 “铁穹” 防御系统在其面前形同虚设。 中国的区域拒止战略,正从 “反航母” 向 “制陆权” 延伸。2024 年,解放军火箭军在福建沿海部署的 “东风 - 26B” 导弹,不仅能打击海上移动目标,更配备了钻地弹头,专门针对地下指挥中心和弹药库。这种 “一箭双雕” 的设计,使得驻日横须贺的美军航母母港、驻韩龙山基地的地下指挥中心,都成为 “随时可被敲掉” 的目标。 更让美军头疼的是,中国依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高分遥感卫星,构建了覆盖西太平洋的 “天基侦察网”。2025 年美军演习中,驻日三泽基地的 F-16 战机刚起飞,就被解放军电子战部队锁定,模拟导弹攻击的警报声在指挥中心此起彼伏 —— 这绝非虚构,而是美军内部推演的真实场景。 面对中国的战略压制,美军正在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若继续强化日韩基地,将面临 “集中部署、集中毁灭” 的风险。2025 年美军在关岛进行的 “联合全域指挥控制”(JADC2)演习中,模拟台海冲突爆发后,驻日冲绳的 3 个空军基地在 10 分钟内被东风 - 17 摧毁,迫使美军不得不从夏威夷紧急调派 B-21 轰炸机增援。 另一方面,若将兵力后撤至关岛,又会丧失对台海的实时干预能力。为此,美军提出 “分布式杀伤” 概念,计划在菲律宾、帕劳等岛屿部署小型导弹发射装置,但这种 “化整为零” 的策略,在解放军 “饱和打击” 战术面前效果存疑。 中国的战略智慧,在于将台湾问题与技术突破形成良性循环。近年来,中国在高超音速武器、量子雷达、电磁炮等领域的突破,正逐步瓦解美军的技术优势。这种 “以时间换空间” 的策略,让美国在东亚的军事存在日益陷入 “投入越大、风险越高” 的怪圈。
当地时间2025年7月26日,美军太平洋陆军副司令沃威尔中将罕见的吐露心声,他直
【70评论】【3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