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汶川地震前,安县桑枣中学的校长叶志平几乎不关心学生学业,却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组织地震疏散演练,并多次申请资金加固教学楼。回看这件事,我看到了“奇迹”发生的关键。 2011 年 6 月的绵阳,殡仪馆外排起长队。 来送叶志平最后一程的人里,有头发花白的老人,有带着红领巾的学生,更多的是中年父母 —— 他们的孩子,都在 2008 年那场地震里,从桑枣中学平安跑了出来。 57 岁的叶志平走得突然,脑溢血,昏迷二十天就没了。 追悼会上,有人举着牌子:“谢谢您,让我的娃活着。” 这一切的起点,藏在 1995 年的夏天。 刚当上桑枣中学校长的叶志平,站在那栋 80 年代盖的教学楼前直皱眉。 栏杆轻轻一推就晃,像个摆设;楼板踩上去发颤,后来才发现,缝里填的不是水泥,是硬纸壳裹着的水泥袋;承重柱的钢筋细得离谱,连验收报告都没人敢签字。 “这楼要是塌了,埋的是一茬茬的娃。” 他把这话挂在嘴边,开始往教育局跑。 第一次去,办公室的人说 “经费紧张”,第二次去,人家劝他 “先抓升学率”。 第三次去,他抱着一摞裂缝的照片,往桌上一放:“等砸死人就晚了。” 就这么磨了一年多,终于申请到第一笔维修费。 拿到钱那天,他没回家,戴着安全帽蹲在工地,看着工人把松动的栏杆拆了重焊,把空心的柱子凿开,换进更粗的钢筋,再灌进高标号水泥。 这一修,就是八年,楼结实了,他又琢磨起 “跑” 的事。 2003 年的教职工大会上,他说:“光有结实的楼不够,得知道怎么跑。” 第一次演练,学生嘻嘻哈哈,老师也觉得是走过场,叶志平拿着秒表站在操场,谁慢了谁挤了,当场让全校重练。 他给每个班画了路线图,贴在教室门口,规定二楼三楼快行,四楼五楼慢行,避免楼梯口堵死,让老师守在楼梯拐角,专门盯着有没有人摔倒。 家长们找上门:“天天练跑路,耽误考高中咋办?” 他给人泡上茶,指着加固后的教学楼说:“命保住了,才有机会考高中。” 他还说起日本神户那所中学,常年搞地震演练,1995 年阪神大地震时,3000 人一分二十秒就撤到操场,校舍也没塌。 2008 年 5 月 12 日下午,叶志平在绵阳开会。 地动山摇的瞬间,他抓着桌子才站稳,第一句话就是 “回学校”。 路上全是塌下来的砖石,车开不动就跑,他心里像揣着团火 —— 怕那栋刚修好的楼撑不住,怕孩子们慌了神。 等他一身土一脸汗地冲进学校,看到操场上整齐的队伍,听到老师点名的声音,腿一软坐在地上,眼泪噼里啪啦掉下来。 那天,桑枣中学 2300 多名师生,用一分三十六秒跑出了生天。 而几十公里外的东汽中学、北川中学,数百上千名师生被埋在废墟下。 震后一个月,叶志平带着师生复课,那年中考,桑枣中学还是全县第一。 新校园建设时,他盯着工人用水泥地代替瓷砖,怕学生滑倒;用木门代替铁门,说 “真出事了好踹开”。 如今十二年过去,桑枣中学的操场上,每学期还会响起演练的哨声。 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可那句 “按平时的路线走”,还在教学楼里传着。 网友们听闻叶志平校长的事迹,内心满是震撼,各种看法如潮水般涌现 。 有人惊叹道,叶校长简直像从未来穿越而来,不然怎么能十几年如一日,如此执着地翻修旧教学楼,还雷打不动地天天组织师生搞安全演练? 在大家的认知里,鲜少有校长能把精力如此集中地放在校园安全上,他的做法太超前了,让人忍不住怀疑他知晓未来那场可怕的地震 。 当然,也有不少网友回想起往昔,感慨叶校长承受了太多误解 。 当年,家长们觉得他 “不务正业”,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频繁演练纯粹浪费时间,会影响成绩,甚至闹过、吵过;教育局领导也对他不满,毕竟他三天两头跑去索要经费加固教学楼 。 可叶校长依旧坚守,不为外界的质疑和指责所动 。 如今看来,那些曾经的批评是多么短视,叶校长才是真正有远见、把学生生命放在首位的人 。 还有网友将叶校长与其他学校的校长对比,忍不住发问,看看人家叶校长,某些校长除了收择校费还会啥? 在地震多发的四川地区,当时许多学校并未像叶志平这样高度重视防灾工作,以致地震来临时,建筑倒塌,师生伤亡惨重 。 而叶校长以一己之力,为桑枣中学的师生撑起了一把坚固的 “安全伞”,这份担当和责任感,实在令人钦佩,也让其他校长相形见绌 。 那么你们怎么评价这位校长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夏日旅行攻略#
2008年,汶川地震前,安县桑枣中学的校长叶志平几乎不关心学生学业,却将全部精力
苔藓芳草峦
2025-07-28 20:47:43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