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日本共产党,1922年成立,只比我党小一岁。问题是后来的路,越走越偏。 1922

日本共产党,1922年成立,只比我党小一岁。问题是后来的路,越走越偏。 1922年,日本共产党在社会动荡中呱呱坠地,只比中国共产党晚一年诞生,怀揣着推翻不公、建设新社会的梦想。然而,它抓住了战败的机遇,却没能在日本政坛掀起惊涛骇浪,反而在曲折中渐行渐远,成了在野党中的一抹红。 日本共产党1922年7月15日成立于东京,创始人包括堺利彦、山川均、荒畑寒村等人。他们深受十月革命启发,立志推翻天皇制,建立以工人和农民为主体的社会。堺利彦早年投身社会主义运动,翻译马克思主义著作,传播革命思想。山川均通过地下刊物批判军国主义,组织工人运动。德田球一出身工人家庭,深知底层疾苦,擅长动员群众。野坂参三则在国际舞台活跃,辗转苏联和中国,联络共产国际。这些人以笔杆子和行动为武器,在高压下为党奠基。 然而,成立仅一年,1923年政府便展开大搜捕,堺利彦等人被捕,党被迫转入地下。1925年《治安维持法》出台,共产主义宣传被严禁,党员活动如履薄冰。1928年的“三一五事件”重创组织,德田球一被捕,党的骨干几乎被一网打尽。野坂参三流亡海外,辗转于莫斯科和上海,继续为革命奔走。1932年,党提出废除天皇制和半封建土地制度的目标,但同年大森银行抢劫行动失败,进一步暴露组织弱点。 1920年代的日本,经济萧条,工人罢工和农民抗租此起彼伏。日本共产党抓住了这一社会矛盾,提出反天皇制、反侵略战争的纲领,试图凝聚底层力量。1927年,在共产国际指导下,党制定《27年纲领》,明确反对侵华战争,主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31年,《赤旗》刊登反战檄文,号召士兵拒绝侵略,引发当局震怒。1938年至1944年,党在军工厂组织罢工,干扰军需生产,当局因此加大镇压力度,视共产党为心腹大患。 1945年日本战败,政治犯获释,德田球一重返政坛。战后初期,社会动荡为日本共产党提供了舞台。1946年,党领导的工会会员突破百万,工人运动风起云涌。1949年,党在众议院选举中赢得35席,成为一股新力量。然而,1947年麦克阿瑟禁止全国总罢工,遏制了党的激进势头。1950年,共产国际批评其“和平革命论”,党内争论加剧。德田球一与宫本显治分歧严重,最终德田流亡中国,党内国际派占上风,放弃武装斗争,转向议会道路。 1951年,日本共产党发布《51年纲领》,明确走合法斗争路线。这一转变让党逐渐融入日本政治生态,但也使其与革命理想渐行渐远。1955年,党积极参与反《日美安保条约》运动,与学生和工人联合抗议,展现左翼力量。1959年,宫本显治当选中央委员长,带领党在议会中稳扎稳打。1960年安保斗争中,党与社会党合作,组织大规模抗议,但未能阻止条约续签。1979年,党在众议院赢得41席,创历史纪录,但与其他在野党合作受限,始终难以突破在野身份。 进入21世纪,日本共产党更加注重务实政策。2021年,党与立宪民主党合作,在东京都议会选举中赢得19席,展现“在野党共斗”的潜力。2024年,田村智子当选首位女性中央委员长,提出继续为和平与民主奋斗。如今,党在国会众议院拥有8席,仍是日本第四大政党。早期领袖的命运各异:德田球一1953年在中国去世,野坂参三1992年逝世,宫本显治2007年去世,堺利彦和山川均分别于1933年和1960年离世。 日本共产党为何未能如中国共产党般改天换地?一方面,日本战后受美国占领影响,麦克阿瑟的改革削弱了革命土壤;另一方面,党内派系斗争和路线调整,让党逐渐偏离激进目标。相比之下,中国共产党在更艰苦的条件下,抓住了历史机遇,完成了政权更替。日本共产党虽在议会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始终未能成为主流力量,其道路选择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