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她便因病离世,可她给国家的贡献却是实实在在用在了我们老百姓身上... 她就是酆云鹤,世界上第一个用草纤维制造人造丝的发明人,也让那时的老百姓摆脱了冬天没厚衣服穿的现状。 1899年出生在山东一农户家里,5 岁那年,一场洪水灾害,地淹屋塌,迫使她一家流浪到济南市。 在济南,8 岁的酆云鹤给有钱人家当小佣人,扫地、做饭、擦桌椅,还要伺候东家小姐。 有钱小姐对酆云鹤的态度并不好,仗着自己身份尊贵,时常欺压辱骂她。 15 岁那年,妈妈想尽一切办法把她送进了一所免费学堂,和七八岁的娃娃坐在一起读书。 从认蚕豆大的字开始,凭着惊人的毅力和聪明才智,她从一年级跳到三年级,从三年级跳到五年级,小学毕业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济南师范学校。 在济南女师,山东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王翔千是她的国文老师,王利用教学的机会向学生们传播新思想、新文化。 毕业前夕,正逢席卷全国的“五四”运动爆发,酆云鹤拒绝了家里给她安排的婚事,报考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院,并最终以山东省第一名的成绩考上。 上大学后,酆云鹤生活十分艰苦。 白天上课,晚上教 “家馆”,自己做鞋、做衣服,穿着不合时宜的粗布装,常被误认为是进城帮工的老妈子。 酆云鹤在理化系经过四年的艰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彼时的中国,百姓缺衣少食的状况随处可见,百姓们穿的衣服大都打着补丁,有的甚至破了好几个洞。 还有的人因没有御寒的衣服,生命永远定格在冬天。而酆云鹤看到这一切,内心充满了痛苦和不甘。 她想到中国有着庞大的纤维植物,如果能够在这些纤维植物里面提取出纤维,就可以用来制造衣服,让百姓们穿上温暖的衣物。 于是,她毅然先后奔赴美国和德国留学深造。1927 年,酆云鹤考取官费留学,前往美国俄亥俄州学习化学工程。 1931 年,她获得博士学位,成为美国俄亥俄州大学第一个得到化工博士的女性。 这一消息在俄亥俄州新闻界轰动一时。那时中国国际地位很低,但酆云鹤总是毫不含糊地说:“我是中国人!” 回国后,酆云鹤到燕京大学教书。然而,东北沦陷,祖国命运危如累卵。 她决心到德国学习爆炸学,用祖国遍地皆是的草类纤维制造廉价炸药,打击侵略者。 1933 年秋,酆云鹤来到德国。她随身带着几个装满稻草、高粱秆、蔗渣和麻纤维的大草包,让法兰克福的海关检查人员莫名其妙。 到柏林后,她发现要找的犹太教授已逃到外国,不得不转向人造丝的研究。 她利用柏林人造丝机械实验工厂的设备,苦心钻研,反复实验。 经过两年的努力,她成功地从草类纤维的浆泊中抽出了质地优良的人造丝,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用草纤维制造人造丝的发明人。 消息传开后,德国莱比锡大学立即提出愿意授予她博士学位来换取学术论文,日本资本家也用高价聘请她当总工程师,以换取她的发明专利。 但酆云鹤一概拒绝:“不卖!我要留给我的祖国!” 在德国期间,她还首次创造出化学脱胶方法,为后来的麻纤维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酆云鹤回国后,立刻着手开办工厂,将自己在国外所学的研究成果投入到实际运用中。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从纤维植物中提取纤维,制造出衣物,让百姓们不再受寒冷和贫困的困扰。 然而,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期间,日军的飞机时常在工厂上空呼啸而过,给工厂的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但酆云鹤毫不畏惧,她坚信自己的事业是为了祖国和人民,哪怕是冒着生命的危险,也没有停下手头的实验研究。 经过不懈的努力,她从纤维植物中成功提取到 “云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酆云鹤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从香港抵达北平,出席了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她深知此次会议对于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精心准备了《发展我国麻类生产的建议》一书,并且携带了各色麻类纤维样品,亲手献给了毛主席。 而新中国成立后,酆云鹤为了完善苎麻纤维化学变性生产,她不辞辛劳,奔波于全国各地。 在这个过程中,她深入工厂、科研单位和田间地头,与工人、技术人员和农民们交流探讨,了解实际情况,收集第一手资料。 她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许多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建议和方案。 1979 年,酆云鹤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决定是她对党的忠诚和对国家的热爱的体现,也是她一生追求的升华。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酆云鹤的身体逐渐衰弱。但她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不肯休息。 医生多次发出 “警告”,催促她住院疗养,但她总是向医生求情: “我要在有生之年多做些工作。一个科学工作者离开科研工作,她的生命就算结束了,多活几年又有什么用?” 1988 年 12 月 14 日,89 岁的酆云鹤在广州病逝。她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 她的事迹激励着后人,她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