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知识大全!!!

国学黄夷则 2025-01-29 16:00:12
古有乡举里选之说。 [星R]《周礼·地官·乡大夫》讲到三年举行一次“大比”,以考查乡人的“德行道艺”,选拔贤能的人才。 [星R]《礼记·王制》提到“乡论秀士”经过逐级选拔,有所谓俊士、进士等名称。 [星R]《礼记·射义》还提到诸侯贡士于天子。 这些说法虽然不能证明先秦确有贡举制度,但是后世科举制度上的一些说法和用语,有的是从这里来的。 [种草R][种草R] 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因年代的不同分为两种形式: 1.汉代实行征辟和荐举制征:是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辟:是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 例如: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②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 2. 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科举制是隋以后各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分科取士而得名。 明清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共分四级(见下表明清科举简表考试内容主要是八股文,或称制艺、时文、四书文(就四书范围出题)。 汉代已有考试取士之法,但属临时措施,并未形成定制。隋文帝废除世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于公元587年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炀帝时始置进士科。 1898年,清光绪帝一度改变科举办法,废止八股。变法失败后复旧。1905年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即废除。 [烟花R][烟花R][烟花R]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