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陕西一少年将自己在河里捡到的“皇后之玺”捐献给国家,得到20元奖励。没想到44年后,博物馆再次联系上他:你捐的是国宝,价值不可估量!特意邀请您来领奖! 1968年9月下午,十三岁的孔忠良从韩家湾小学放学,沿着村边水渠走回家。水渠不宽,水流慢,边上草丛杂乱,他低头看路,顺便找废铁。忽然渠底泥沙里露出一角白东西,他伸手捞起,擦掉泥,东西方方正正,像块小石头,表面光溜,带点花纹。 他掂量着带回家,放到桌上再看,顶部有个动物形状把手,底部四个古字不认识。父亲孔祥发下地回来,接过查看,摸材质,觉得不像普通石头,可能老物件。商量后,决定带去咸阳市区找人鉴定。次日早起,父子带干粮水,从村子出发,步行四个多小时,过坡过道,尘土飞扬,到达陕西省博物馆。 博物馆里陈列石碑文物,工作人员接过东西,馆长一看材质像羊脂玉,马上叫专家来。专家用放大镜测尺寸,高2厘米,边长2.8厘米,重33克,新疆和田羊脂白玉做成,纯净无瑕。顶部螭虎钮,兽身有力,四肢抓地,眼圆嘴张,尾卷云纹,下方孔系带。 玺身四面平,每面矩形框内勾连卷云纹,阴线槽有朱砂迹。底部刻“皇后之玺”篆字,匀称深浅一致。捡地离汉高祖刘邦吕雉长陵一千多米,专家推测吕雉用,汉开国皇后权威象征。秦汉时皇帝白玉螭虎钮,皇后金钮,但此白玉合汉制,最早皇后玺实物。 工艺高浮雕阴线结合,汉玉器水平高。父子听鉴定,知价值大,如半个西安城,同意无偿捐国家。博物馆领导给二十元作路费表彰,那时二十元买不少粮肉。父子拿钱步行回村,继续农活。 玉玺入藏博物馆,保管严,1991年陕西历史博物馆改建,成镇馆宝。2013年入第三批禁出境文物,一级级别。出地近长陵,推测墓扰动流出,保存好,玉温润,学者研究印制玉雕。 2012年4月,陕西省神州汉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成立,查档见孔忠良捐献,派人去韩家湾村找。他近六十,还田里干活。基金会说玉玺国宝,价值大,邀西安领奖。12月会上,评保护大遗址杰出人物,给证书一千元。他先拒,后收,继续务农。 基金会民间组,护汉文化遗址,如长陵,表彰激民众。玉玺故事传开,教人捡文物上交。孔忠良父亲已故,他继承观念,生活平淡,没后悔捐。玉玺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展,游客学者多。 皇后玺不止玉器,映秦汉帝后印制。古书汉官旧仪记皇帝六玺白玉螭虎钮,皇后金螭虎钮,但此白玉,专家析吕雉地位特。她辅刘邦开国,权大。此唯一汉皇后玉玺实物,研印章演变玉雕皇室用。 出土陕西,文物多,此独一。保存无沁色,吸引人看。孔忠良捐后,四十多年忘事,继续农。基金会联系,让他感慨国家记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