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消息! 欧盟理事会宣布了! 11月14日,欧洲理事会宣布对进入欧盟的免税小额

旧时的酒价 2025-11-14 16:07:45

今日消息! 欧盟理事会宣布了! 11月14日,欧洲理事会宣布对进入欧盟的免税小额包裹采取措施,原定2028年实施的免税政策取消计划突然提前到2026年,意味着所有价值低于150欧元的进口包裹都将被征税,而数据显示这些包裹中高达91%来自中国。 对于这个政策,不少人觉得是欧洲在针对中国货便宜,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根本原因其实是欧盟想堵住一条“监管漏洞”。这些免税包裹里,除了有价格低廉的商品,还存在不少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更有大批商品低报价格避税。事实上,去年约46亿件小额包裹涌入欧盟,其中91%是中国商品。法国一个国家就收了8亿件,这让本土小商家感到压力山大。更何况,这些包裹中很多商品质量参差不齐,连一些欧洲消费者都开始质疑,为什么自己的商店需要承担更高的税费,而那些进口的低价商品却不受制约,直接用“低报价格”绕过了高税费的制衡。 这背后,法国、德国等国家的压力也很大。要知道,美国早就取消了小额包裹免税,欧洲人不想被“抄作业”,怕中国的低价商品都涌入欧盟市场,压垮本土产业。虽然说征税政策看起来是为了保障本土商家的利益,但这也正体现了欧盟在对中国商品的“去风险”操作。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欧盟一方面享受中国商品带来的高性价比,另一方面却又怕这种依赖太深,导致自己产业的“生存空间”被挤压掉。 不过,问题来了,欧洲消费者真的能接受吗?显然,欧洲人不是傻子,尤其是法国,超过70%的人买过中国跨境包裹,主要就是为了图便宜。随着这项新政策的实施,不仅跨境购物的成本上升,连他们本地商店的产品价格也可能水涨船高。想象一下,以后买个中国商品就得加税,甚至要通过更多的审批手续,不合格的商品还得被下架公示,这对消费者来说,买东西的门槛大大提高。 其实,欧洲本土商家的焦虑也可以理解。毕竟在面对庞大的市场压力时,只有那些能提供性价比高产品的商家才能在竞争中生存,而这些商家中的大多数,正是中国的跨境电商。让人感到讽刺的是,欧洲的政策调整并没有真正解决他们的“核心问题”——即本土商家的生产成本和利润空间过小,而是通过“加税”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试图通过征税来减少进口商品的竞争力。 不过,不管欧盟怎么调整政策,消费者的选择始终是以“便宜又好”为标准。即便包裹税费增加,消费者也难免会做出权衡,哪怕最后多花点钱,也希望能买到性价比高的产品。因此,这场博弈的结果,真正“买单”的还是消费者自己,只不过是他们花的钱变得更多了。 而对于中国商家来说,虽然欧盟推行新政策会增加一些操作难度和成本,但实际上他们并不会在短时间内放弃这个市场。毕竟,欧洲市场的潜力仍然巨大,而中国商品的竞争力也不是轻易可以被取代的。总的来说,欧盟的这次政策调整,不会轻易撼动中国跨境电商的地位,只会让欧洲消费者感到一丝“痛”,但是还不至于让他们彻底放弃“中国制造”。

0 阅读:45

猜你喜欢

旧时的酒价

旧时的酒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