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突然宣布了 11月13日消息,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日本执政联盟的自民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1-14 15:38:07

日本突然宣布了 11月13日消息, 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日本执政联盟的自民党与维新会已开始研究,计划年内设立执政党协商机制,正式启动对废除“5类”武器出口限制的讨论。 这可不是随便画的条条框框,而是 2014 年日本搞 “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 时立下的规矩,明着把武器出口圈定在救援、运输、警戒、监视和扫雷这五个框里,说白了就是只许卖些 “后勤辅助款”,真能打硬仗的杀伤性武器想往外送,门都没有。 这规矩看似不起眼,却是战后日本和平招牌上的关键铆钉,毕竟 1967 年 “武器出口三原则” 就立下了全面禁止的基调,1976 年更是把口子扎得更紧,硬是把自己的军工能力憋成了 “闷声发大财” 的隐形巨人。 说日本早有军工实力可不是吹牛,这国家早就把 “寓军于民” 玩得炉火纯青。三菱重工、川崎重工这些看着造汽车、新干线的企业,背地里全是军工巨头 —— 三菱重工能造 F-2 战斗机、导弹和坦克,川崎重工的潜艇技术世界顶尖,就连日本制钢所的火炮系统都藏着硬核本事。 更绝的是民用技术反哺军工那套,汽车工业的自动化生产线直接拿来造装备,电子企业的半导体技术塞进导弹制导系统,连 F-35 战机都能在三菱重工的工厂里组装出来。 但以前受限于出口禁令,这些本事只能对着自卫队 20 几万人的小市场使劲,坦克价格比美国同型的贵两倍多,还得靠政府每年砸补贴养着生产线,堪称 “捧着金饭碗要饭”。 这些年日本早就没闲着,一直在给这 “紧箍咒” 松螺丝。2006 年就借着打击海盗的由头,用政府开发援助给印尼送武装巡逻艇,算是第一次破了例;2014 年改成 “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直接把 “禁止出口” 变成了 “有条件允许”,还删掉了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限制,摆明了要跟越南这些国家做生意。 到 2023 年更是大胆,直接解禁特许生产转让,转头就把美国地空导弹的本土生产版卖回给美国,把 “代工” 玩成了 “出口” 的新花样。 现在要废 “5 类” 限制,不过是把遮羞布彻底扯下来 —— 毕竟跟英国、意大利合研第六代战机,跟澳大利亚搞 11 艘 “最上型” 护卫舰的合作,总不能一直只出技术不卖成品,盟友们也不答应。 这背后既有经济账,更有政治算盘。全球军贸市场这块蛋糕大得很,美国一家就占了 43%,法国都能分走 9.6%,日本看着眼馋得很。 以前受限制时,军工企业只能靠政府补贴续命,2002 年不少生产线都封存着,现在一旦解禁,凭它的技术储备,有专家早算过账,能拿下全球舰艇市场 60%、军用电子市场 40% 的份额,这钱景谁能拒绝。 更关键的是借武器出口搭政治线,比如给菲律宾送二手 “阿武隈” 级护卫舰,表面是卖老舰清库存,实则是签《互惠准入协定》搞 “准同盟”,把军事影响力插进南海;跟澳大利亚合作造护卫舰,更是想在印太地区找个靠谱的 “军事伙伴”,跟着美国的步调围堵竞争对手。 最值得琢磨的是,这事儿早有铺垫。公明党以前还能拦着点,现在退出执政联盟,自民党和维新会这两个想搞军事化的主儿终于没了掣肘,联合执政协议里明晃晃写着 2026 年要废限制,现在提前启动讨论不过是按部就班。 而且日本早就在试水了,向菲律宾出口的 J/FPS-3MEs 预警雷达,探测距离 500 公里能跟踪几十个目标,说是防卫装备,实则是战场眼睛;给越南送物资运输车、跟印尼谈海洋安保合作,全是在为解禁后的大规模出口 “铺路”。 这哪是简单的 “政策调整”,分明是要把亚太军贸市场的水搅浑。亚太本来就是全球最大武器进口地区,占了 33% 的份额,以前主要靠美国和俄罗斯供货,日本一进来,凭着技术和价格优势,肯定要抢蛋糕。 东南亚国家本来就缺装备,菲律宾近五年武器进口增了 53%,越南、印尼也急需舰艇,日本的武器正好能补上,这等于把军事触角伸到了这些国家的防务体系里。 更危险的是,日本这么一搞,很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周边国家不得不跟着加强军备,本来就紧张的地区安全平衡,这下彻底要被打破了。 毕竟当年的 “武器出口三原则” 是战后和平的重要支柱,现在一根根抽掉这些支柱,军国主义的影子可不就越来越清晰了。

0 阅读:63

猜你喜欢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