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向联合国交完2025年会费,金额高达50多亿,真是让人肉疼!没想到刚交完没多

云海澄碧翠 2025-11-14 11:52:02

中国向联合国交完2025年会费,金额高达50多亿,真是让人肉疼!没想到刚交完没多久,联合国10月初又开口要钱,否则只能裁员,结果到10月底,我们又全额汇出6亿857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50多亿。 联合国又缺钱了,这次不是小数目,而是差一点就要“关门大吉”。时光行至2025年半程,财务状况已尽显窘迫之态。账目之上,资金匮乏,恰似捉襟见肘,令人忧心不已。 时至九月末进行盘点,会费收缴情况差强人意,仅收得六成稍多。这一状况致使资金缺口显著,直逼四点五亿美元之巨。 秘书长古特雷斯不得不亮出底牌:再不打钱,就得裁员,2681个岗位不保。这可不是吓唬人,是实打实的危机。 全球193个成员国里,有57个还在拖着不交,其中美国一家就欠了15亿美元,占了总欠款七成以上。就在气氛越来越紧张的时候,中国动手了。 十月末,一笔高达6亿8573万美元的款项全额到账。按照汇率折算,这笔款项折合人民币逾五十亿之巨,着实是一笔令人瞩目的资金。 这已经不是中国第一次这么干了。早在年初,2025年常规会费刚出炉,中国就第一时间缴清,金额同样惊人。 一年之内两次大手笔,累计超百亿人民币,放眼整个联合国,找不出几个这样的例子。有人算过账,中国现在的会费比例已经升到20.004%,全球第二,只比美国低两个百分点。 这数字不是谁定的,是按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算出来的,国际规则摆在那里,该出多少,一分不少。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中国从2009年到现在,会费涨了快6倍,排名也从第九冲到了第二。这不是靠喊口号,而是实打实的国力支撑。经济上去了,责任自然跟着上来。 别的国家或许能把会费当筹码,今天拖一拖,明天压一压,拿钱换条件,但中国没这么做。连续五年,年年全额缴清,一次没落。就算今年国内审批流程慢了几天,被外界误以为“延迟”,可钱一到位,立刻全数打入联合国账户,不讲条件,不设前提。 钱款刚到账,联合国便即刻有了反应。仿佛平静湖面投入一颗石子,瞬时泛起层层涟漪,各方的关注与动态也随之悄然展开。秘书长副发言人哈克公开表态,特意用中文说了声“谢谢”,还用了“雪中送炭”这个词。这不是客套,是真缺钱。 当时整个机构都在紧缩开支,差旅停了,项目压着,连日常办公都受影响。中国这笔钱进来,立马稳住了局面。更关键的是,这不只是救急,还带动了其他成员国加快缴费进度。有些原本观望的国家,看到中国带头,也不好再拖。 中国在联合国的角色,早就不只是“出钱大户”。会费缴纳额度的提升,往往会带来话语权的相应增强。当个人或组织投入更多资金于会费时,在相关事务中的影响力与决策权也会随之水涨船高。 近年来,中国不断推动预算更透明、花钱更高效,提的“提质增效”建议,已经有23个国家明确支持。 此绝非空谈,而是怀揣着切实解决问题之诚意与决心,目标明确、直抵核心,欲以实际行动化解难题。毕竟钱花出去,得看到效果。 全球那么多冲突地区,南苏丹、马里、刚果(金),到处都有联合国的人,也到处都需要钱。目前在海外执行维和任务的中国官兵有1800人左右,分布在9个任务区,修路、治病、护送物资,干的都是实打实的活。 过去三十载,累计派遣人员超五万之数。于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派遣规模独占鳌头。此举充分彰显了在国际事务担当上的卓越贡献与非凡使命意识。 更进一层而言,中国已开启参与规则重塑之进程。其以积极之姿投身其中,于国际舞台展现担当,为全球治理格局的优化贡献着不可或缺的力量。 2024年底,提出一个新思路:联合国不能光救火,还得防火。与其等战乱爆发再去维和,不如提前帮发展中国家提升治理能力,减少冲突源头。 这个“发展与安全并重”的想法,被写进了2025年预算讨论文件,不少非洲国家和“全球南方”国家都点赞。还提议从会费盈余里拿出一部分,设个“和平发展基金”,专门用于气候、治理、预防性外交这些事。 尽管目前仍处于试点阶段,然而前行的方向已然明晰。这恰似在迷雾中寻得指引的微光,即便道路尚在探索,却已能笃定未来的大致走向。 说到底,联合国是大家的组织,谁出钱,谁说话。中国现在出的钱越来越多,做的事也越来越实。从缴费到维和,从支持运转到推动改革,每一步都踩在点上。 别人在吵,中国在做;别人在拖,中国在付。钱是数字,但背后的逻辑很清楚:实力到了,责任就跟上,谁也推不掉。全球治理这盘棋,光靠喊不行,得真金白银地投入,也得有长远眼光去布局。

0 阅读:0

猜你喜欢

云海澄碧翠

云海澄碧翠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