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通婚剧增,若不了解俄罗斯女性生理缺陷,婚后可能会很痛苦。从生理层面看,俄罗斯女性由于地域和遗传等因素,身体特征与国内女性存在不同…… 这两年中俄通婚的越来越多,大街上常能看到中国小伙牵着俄罗斯姑娘的手,看着特般配。但老话讲“隔山不同俗”,不光是生活习惯,连生理上的差异也得提前了解,不然真到了过日子的时候,说不定就会闹别扭,甚至觉得委屈。 我发小阿强娶了个俄罗斯媳妇,叫卡佳,人长得跟电影明星似的,高鼻梁蓝眼睛,笑起来俩酒窝特甜。刚结婚那阵,阿强天天在朋友圈晒合照,配文不是“神仙爱情”就是“跨国良缘”,我们都羡慕他找了个宝。 可没过半年,阿强偷偷跟我吐槽,说有件事让他挺犯愁。“你是不知道,卡佳体毛比一般姑娘重,胳膊上腿上都有,夏天穿短袖短裤,看着有点明显。”他挠着头说,“有回带她去我妈家吃饭,我妈偷偷拉着我说‘这闺女咋回事’,弄得我特尴尬。” 其实这真不能怪卡佳。俄罗斯那地方纬度高,冬天冷得能冻掉耳朵,零下二三十度是常事。人要在那种环境里活下去,身体就得自己想办法——新陈代谢快才能产热抗冻,体毛重点能挡点风,就跟动物冬天会长厚毛一个道理。卡佳说,她奶奶住的村子,冬天出门得裹三层棉袄,姑娘们从小就没人在意体毛这事儿,觉得这是身体结实的表现。 阿强一开始没当回事,觉得爱一个人就该接受全部。可真到了夏天,他看着别的姑娘穿吊带裙清清爽爽,再看看卡佳因为胳膊上的汗毛不好意思穿短袖,心里也不是滋味。有回他自作主张买了脱毛膏,结果卡佳用了之后皮肤过敏,胳膊上起了一片红疙瘩,又疼又痒,跟他闹了好几天别扭。 “她跟我说,在俄罗斯没人会因为这个笑话她,是我太在意别人的眼光。”阿强叹气,“那时候我才明白,不是她有‘缺陷’,是我没真正理解她的身体为啥这样。” 后来阿强陪着卡佳去看医生,医生说这是地域和遗传决定的,就跟南方人大多耐热、北方人更抗冻一个道理,算不上啥毛病。俩人慢慢摸索出办法:卡佳冬天照穿厚衣服,夏天愿意穿长袖就穿,不想穿就大大方方露着,阿强也不再纠结别人怎么看,反而会主动说“我媳妇这是健康美”。现在卡佳偶尔还会调侃他:“你们中国男人就是太讲究,我们那儿的姑娘,能扛着雪走二里地才叫厉害。” 不光是体毛,俄罗斯姑娘婚后发福的情况也比咱们常见些。我表姐夫的同事娶了个圣彼得堡的姑娘,婚前苗条得像模特,生完孩子没两年,体重噌噌涨了几十斤。男方家里有点传统,觉得“胖了不好看”,为此吵了不少架。其实这也跟气候有关——天冷的时候得多储备能量,加上俄罗斯饮食里肉类、奶制品多,热量足,婚后生活稳定了,身体自然容易囤积脂肪。但这压根不算啥“缺陷”,很多俄罗斯女性觉得丰满是福气,反倒是咱们这边对身材的要求有时太苛刻。 说到底,跨国婚姻就像拼拼图,俩来自不同地方的人要凑成一块,总得磨合。那些所谓的“生理差异”,不过是人家祖祖辈辈适应环境留下的印记,没什么对与错、好与坏。就像阿强现在常说的:“卡佳冬天手脚比我还暖和,大冷天出门不用我给她捂手;她体毛重,但头发又黑又密,比我认识的所有姑娘发质都好。你看,哪有绝对的缺点,不过是特点罢了。” 真要打算和俄罗斯姑娘过日子,与其纠结“生理缺陷”,不如多花点心思了解她们的生活习惯:知道她们冬天爱喝热红茶是为了抗寒,明白她们顿顿离不开土豆是因为这东西在冷天好储存,理解她们对“结实”的审美和咱们不一样。爱情这事儿,从来不是要求对方变成和自己一样的人,而是懂得“你有你的不同,我有我的包容”。 就像卡佳教阿强跳俄罗斯民族舞,阿强带卡佳吃火锅一样,那些差异磨合着磨合着,就成了日子里独有的滋味。毕竟,能走到一起靠的是眼缘,能过得长久靠的是理解——连这点生理上的不同都包容不了,还谈啥往后几十年的柴米油盐呢? (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