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陈独秀58岁的女儿陈子美身绑5个空油桶,带着小儿子偷渡香港,9个小时

陈砚之 2025-11-12 18:12:49

1970年,陈独秀58岁的女儿陈子美身绑5个空油桶,带着小儿子偷渡香港,9个小时后,母子俩奇迹般抵达目的地,哪知,刚上岸,就遇到警察,陈子美很是沮丧,不料,警察的举动让她大感意外。 陈子美1912年出生在上海,作为陈独秀和高君曼的孩子,她从小就过着不稳定的日子。父亲忙于各种事务,家里经济紧巴巴的,她和弟弟陈鹤年跟着母亲在南京租了个小屋子住。母亲高君曼一个人拉扯他们,日子过得挺苦,她小时候就帮着干活,学着适应那种穷日子。父母关系出了问题后,高君曼带着姐弟俩离开上海,去了南京,那地方条件差,她开始半工半读,进了职业学校。先学收发电报,她每天练敲键盘,后来转妇产科,毕业后在上海医院当助产士,靠这份工作养家。 陈子美第一段婚姻跟张国祥结合,生了二子三女。张国祥瞒着有老婆的事儿,后来曝光了,两人闹掰,她带着孩子自己过。抗日战争时候,她随医疗队去了重庆,处理了不少伤病案子。战后回上海,继续行医,开私人诊所。1950年代,她调到乡村卫生站,那儿设备简陋,她背药箱走山路出诊,坚持看书更新知识。第二段婚姻跟李焕照,生了两个儿子,小儿子1960年左右出生,她亲自接生。丈夫干推土机活儿,她在家操持家务,同时没丢下医疗技能。 陈子美早年教育中断过,因为家庭原因,她15岁就辍学了。但她没闲着,自学了不少东西,尤其医学方面。1937年考上医学院,跟着医疗队到处跑,见识了各种病例。这段经历让她医疗水平提高不少。战乱中,她一家避难重庆,1938年陈独秀也去了江津,她想去探望,但张国祥不让,两人关系更糟。离婚后,她独立抚养孩子,工作上越来越熟练,成了靠谱的助产士。 陈子美在上海行医时,诊所小但患者多,她注重细节,开药方时总检查几遍。调乡村后,条件差,她步行出诊,帮村民治病。1960年代,家庭负担重,她一边带孩子一边工作,小儿子出生后,她调整生活节奏,确保医疗不落。丈夫李焕照工作忙,她承担大部分家事,但两人配合还行。这段时期,她积累了不少经验,为后来生活打基础。 1970年秋,陈子美58岁,决定带10岁小儿子偷渡香港。她绑五个空油桶在腰上,提供浮力,两人游了九小时抵达。途中靠北斗星导航,避免迷路。油桶帮她节省力气,小儿子抓她衣服跟着。到达沙滩后,警察出现,她本以为要被抓,但警察考虑到她年纪大,没遣返,还给了毛巾和热水,让她歇口气。 偷渡过程风险大,海水咸,她们坚持九小时。油桶绑紧,随浪晃动,她调整方向,确保安全。抵达后,警察上前问情况,递东西帮忙。这举动出人意料,帮她们安置。香港警方没严格处理,允许暂留。这件事后来传开,显示当时香港对某些偷渡者有灵活处理。 陈子美偷渡后,在香港九龙开了小诊所。起初生意冷,她学粤语,适应本地。渐渐患者增加,她用中西医结合治病,对穷人免费或赠药。诊所小,她整理药柜,接待街坊。几年下来,口碑好了,生活稳定。小儿子上学,她操心教育。 1975年,陈子美带小儿子去美国纽约,定居皇后区。买了合作公寓,重新考行医执照,在唐人街开诊所。患者多是华人,她问家乡事,提供帮助。诊所生意稳,她融合中西医,治疑难病。1991年住院时,公寓积蓄被偷,生活难了,欠公寓费,差点被赶。 欠费问题闹到法院,她提交文件,管理公司起诉。媒体报道她身份后,华人组织援助,付了欠款。她继续住那儿,坚持义工。晚年呼吸道病重,用呼吸器,邻居帮打扫。1997年,跟大陆女儿联系,通过信件交流。 陈子美晚年独自住公寓,墙上挂父亲遗物水墨画,每天沏茶。她每周去社区医院义工,帮老人看病。儿子李大可大了后,生活独立,她偶尔见他。健康下滑,她买墓位,安排后事。基金会义工上门,送食物。 2004年2月,陈子美突发病,送圣约翰医院。4月14日去世,享年92岁。遗体太平间放一个月,无人领。医院报市政府,长子李大可知情后,来纽约办手续。5月25日公祭,简单仪式,街坊和病人送行。按照遗愿,她穿结婚礼服下葬。

0 阅读:0
陈砚之

陈砚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