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兹海默症跟做家务有什么关系?老年科主任提醒:50岁后,做家务时要注意这几点

昌勇下 2025-11-12 17:22:18

阿尔兹海默症跟做家务有什么关系?老年科主任提醒:50 岁后,做家务时要注意这几点 你道奇怪不奇怪?日常扫地抹桌、买菜做饭的家务事,竟和阿尔兹海默症这等 “老年杀手” 扯上了干系?有人说做家务能防痴呆,也有人说做多了反而伤脑,到底是福是祸?且听咱们掰开揉碎了说道,这其中的门道,可比炒菜放盐的讲究深多了。 先摆组实打实的数据,世卫组织曾发布报告,全球每 3 秒就有 1 人确诊阿尔兹海默症,而我国 60 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已达 3.9%。更让人意外的是,北京协和医院 2023 年的一项追踪研究发现,规律做家务的老人,认知衰退风险降低 42% ,但那些 “蛮干家务” 的长辈,风险反而高出 1.8 倍。这就好比练武功,心法对了强身健体,招式错了反伤经脉,做家务这事,果然藏着养生的大学问。 从中医视角看,“脑为髓海”,而四肢劳作能 “通经络、调气血”,气血充盈则髓海得养,自然不易出现记忆衰退。现代医学也佐证,做家务时的擦窗、叠衣等动作,能激活大脑前额叶皮层,相当于给脑细胞做 “广播体操”。但这里有个关键 ——“适度” 二字,过犹不及是老祖宗传下的真理。 去年上海某社区就出过这么个案例,72 岁的张阿姨为了 “多锻炼防痴呆”,每天天不亮就擦地板、洗全家衣物,忙到深夜才歇,结果不到半年,不仅手腕肿痛,还总忘事,出门买菜常漏带钱包,去医院检查发现认知功能已出现轻度损伤。老年科主任分析,这就是典型的 “过劳伤脑”,中医讲 “久劳伤气”,气血耗损过度,髓海失养,反而给了阿尔兹海默症可乘之机。 那么 50 岁后做家务,到底该拿捏哪些分寸? 首先是避免 “单一重复劳作” 。总盯着一件事死磕,比如连续两小时择菜、反复擦拭同一面墙,大脑只调动单一区域,时间长了就像机器零件生锈。不如扫地十分钟后换叠衣服,买菜路上顺带认认新植物,让大脑多个区域轮着 “上班”,这叫 “动静相济”,符合中医 “阴阳平衡” 的道理。 其次要拒绝 “逞强硬扛” 。有些长辈不服老,扛大米、搬重物样样亲力亲为,须知 50 岁后脏腑功能渐衰,猛然用力会导致气血逆乱,还可能因意外磕碰损伤脑部。正确做法是 “量力而行”,重物分多次搬,高处取物用凳子,弯腰扫地别超过 20 分钟,这可不是偷懒,是给身体 “留有余地”。 再者得讲究 “劳逸结合” 。中医常说 “久视伤血,久立伤骨”,做家务时久坐久站都不妥。建议每 30 分钟就歇 5 分钟,喝口温水,揉揉太阳穴,远眺窗外绿植,让眼睛和大脑都喘口气。有研究显示,间断性劳作比连续劳作的护脑效果高出 3 倍 ,这短暂的休息,实则是给大脑 “充电”。 还要避开 “情绪内耗” 。不少长辈做家务时总想着 “做得不够好”“儿女不体谅”,带着怨气干活,中医认为 “怒伤肝、思伤脾”,不良情绪会阻滞气血运行,反而伤脑。不如边做家务边听段戏曲、哼首老歌,保持心情舒畅,让气血顺畅流通,这才是 “养心护脑” 的真谛。 说到底,做家务防阿尔兹海默症,关键在 “巧做” 而非 “蛮干”。适度劳作能通经活络、激活大脑,过度劳累则耗气伤脑、得不偿失。50 岁后,把做家务当成养生的 “轻运动”,把握好 “不单一、不逞强、不连续、不闹心” 的原则,既能让家里窗明几净,又能给大脑添层 “防护盾”,何乐而不为? 记住,养生从不是刻意为之的难事,日常琐事里藏着健康密码。把做家务变成 “护脑小妙招”,守住身体和心智的清明,才是晚年生活的福气所在。

0 阅读:1
昌勇下

昌勇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