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11也太安静了吧😅!没了刷屏的战报,没了跳动的成交额大屏,连身边凑单的人都没几个。想当年,零点前大家守着手机熬夜付款,清完购物车比过年还开心,现在倒好,全在“躺平”:“优惠套路多,懒得算,刚需才买”。 为啥大家都无感了?最扎心的就是套路防不胜防!有网友说,10月加购的挡风被,活动一搞直接涨20块,满减完比平时还贵;凑单更像数学竞赛,满3000减400、满2000减200的券还不通用,算半天省不了几十,难怪有人笑“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价格原地杵”。 再看大环境全球经济慢下来,大家收入没以前宽裕,低收入的精打细算,高收入的看重品质去线下,谁也不想当冤大头,更不囤用不上的东西了。 其实不是双11要没了,是咱们消费者醒了!早年真实优惠多香,现在商家玩先涨后降、大数据杀熟,还天天有618、直播间折扣,双11早不稀缺了,缺啥即时零售半小时送到,囤货都没必要。 ✨网友吐槽更真实:“我姐等双11买冰箱,叠完券比10月贵600,直接放弃!”“凑单算到头疼,最后啥也没买”。 说到底咱不是不爱优惠,是不爱被套路!商家少点猫腻,价格透明点、规则简单点,说不定还能赢回人心。 👉你今年双11买啥了?是按需买还是凑单囤货?觉得双11还有必要存在吗?评论区聊~为什么消费者对双十一的热情下降了 今年双11为何沉默 钱越来越难挣了吗 双十一和平时购物有什么不同 双十一消费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