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山西老人冯自根106岁离世,曾是朱德老总的警卫员,他晚年过得如何?

古史 2025-11-12 14:49:34

2004年,山西老人冯自根106岁离世,曾是朱德老总的警卫员,他晚年过得如何?   2024年2月22日下午,山西省沁水县杏林村的阳光比往常更沉了些,村里的老人们说,这天,冯自根走了,享年106岁。   这位从四川旺苍走出来的老红军,是山西最后一位亲历长征的老兵。   家人整理遗物时,那枚2015年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还紧紧攥在他掌心,铜质的章面被磨得发亮,就像他守了一辈子的初心。   1918年出生的冯自根,打小就跟着父母在山里刨食。   1933年的一天,村口来了支穿灰布军装的队伍,14岁的他扔下手里的柴刀就跟了上去,成了红四方面军第31军第93师独立团的一名“红小鬼”。   那时候他还不懂什么叫革命,只知道这支部队不抢老百姓的东西,还会给穷人分粮食。   可很快,他就尝到了革命的苦——爬雪山时,寒风像刀子似的割脸,单薄的棉衣根本挡不住风雪,战友们走着走着就倒在雪地里,再也没起来。   过草地时,草根树皮都成了珍馐,沼泽地里的气泡下藏着致命的陷阱,他亲眼看见朝夕相处的战友陷进泥潭,只留下一顶破军帽。   这段日子在他身上刻下了一辈子的印记,双眼总发红发困,见不得强光,左眼的白内障就是那时候落下的,到后来几乎看不见东西。   走出草地的冯自根,从“红小鬼”变成了敢拼敢打的战士。   攻打天险腊子口时,他跟着尖刀班攀着崖壁往上冲,子弹擦着耳边飞;三十里铺战斗中,他和战友们包抄胡宗南部一个团,枪声停时,他的军装都被血浸透了。   1937年卢沟桥的炮声传来,他所在的部队改编成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他成了2营8连的班长。   七亘村之战,他们在同一地点两次设伏,把日军耍得晕头转向;黄崖底谷地,他们借着地形优势痛击敌人;广阳战场上,他带头冲锋时被敌人的子弹击中,伤得太重,被抬到陕北治疗。   伤好归队后,冯自根迎来了一段让他记了一辈子的经历——给朱德元帅当警卫员。   1940年到1945年的五年里,他天天跟在朱老总身边,亲眼见着这位全军统帅穿打补丁的棉袄,和战士们一起在食堂排队打饭,晚上还会借着油灯批改文件到深夜。   1944年冬天,冯自根主动请缨去敌后,那时候高平县野川的日军据点像颗毒牙,残害周边百姓。   他带着武工队摸黑摸到据点外,趁着夜色炸掉了敌人的弹药库,爆炸声震得山都在抖。   可就在撤退时,敌人的机枪扫了过来,他的左手掌被击穿,手骨拧成了麻花,再也伸不直;右股骨和小腿里嵌进了好几块弹片,医生说取不出来了。   这次负伤让他彻底告别了战场,1946年太岳军区批准他荣退,他选了沁水县杏林村落户,这里离他战斗过的地方近。   到了杏林村的冯自根,没把自己当功臣。   村里选人民武装部长,大家一致选他,这一当就是5年;后来又被选成杏林乡武装部长,再干3年。   他带着民兵练队列、搞训练,还首创了“民兵夜校”,白天种地,晚上教大家认字、学军事知识,乡亲们都叫他“永不褪色的老班长”。   哪怕后来身体越来越差,他也没闲着,“五七”干校、东山小学的讲台前总少不了他的身影。   他给学员和孩子们讲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讲战场上的生死较量,每次都要重复一句:“现在的好日子,是战友们用命换的,可不能忘本。”   这样的宣讲,他一干就是四十多年,足足讲了四百多场。   岁月不饶人,可冯自根的骨头一直很硬。   2005年,他作为山西唯一的代表,赴京参加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大会,穿着崭新的军装,腰板挺得笔直。   2022年12月,105岁的他感染了新冠,成了晋城市年龄最大的重症患者,医护人员都捏着一把汗,可他凭着一股韧劲,在医院里扛了20天,硬是挺了过来。   可谁也没想到,两年后,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还是走了。   冯自根的一生,从来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传奇,却藏着最动人的革命底色。   人们总说长征精神、抗战精神,这些精神是14岁跟着红军走的少年,是雪山草地里嚼着草根前进的战士,是伤退后扎根乡村仍要守好一方的老兵。   他的手上有弹孔,身上有弹片,眼睛看不清东西,可他心里的信仰从来没模糊过。   从“红小鬼”到“老班长”,身份变了,可他对党的忠诚、对百姓的牵挂,从来没变过。   现在的年轻人,或许很难想象爬雪山过草地的苦,很难理解为什么一枚纪念章要攥到最后。   可冯自根用一辈子告诉我们,所谓英雄,不过是在苦难里坚守,在平凡里尽责。   他的故居如今改成了红色教育基地,每年有十几万人来参观,他讲过的故事,还在一间间教室里流传。   这大概就是最好的传承——老兵会老去,可红色的信仰永远年轻。   老兵远行,精神永存。   ‌【评论区聊聊】向老红军致敬! (信源:送别!106岁老红军冯自根逝世,曾任朱德元帅警卫员——中国退役军人)

0 阅读:26

猜你喜欢

古史

古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