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随着中共黄金增值税政策的重大调整,素有“中国黄金交易中心”之称的深圳水贝市场及其全国零售网络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慌与停滞。近日,深圳水贝黄金批发商、珠宝商、从业三十多年的批发商、贵金属工厂老板以及沈阳金店老板接受媒体采访,共同揭示了这场行业大地震的冲击波——利润被压、市场洗牌加速。水贝现场:交易停摆与“恐慌性出逃”近期,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对黄金流通领域增值税和监管机制做出重大收紧。包括:严格执行增值税(VAT):场外或非正规渠道的黄金交易(尤其是回收与批发环节)被要求严格缴纳13%的增值税。此前,许多交易可规避或利用政策模糊地带进行“再加工免税”,现在这一地带被大幅压缩,所有交易都必须开票。对于不具备“上海黄金交易所一级会员”资质的中小企业,其黄金原材料的进项税抵扣权利受限,导致其采购成本陡增,市场竞争力大幅削弱。有关部门对黄金相关税务政策的调整在珠宝行业引发连锁反应。深圳水贝作为中国最大的黄金珠宝批发集散地,率先感受到“寒流”。水贝市场冷清感扑面。黄金批发商彭先生直言:本次政策冲击令人们都做不了生意了,市场很冷清,“撑不了一个月的公司会死掉。”原因很简单:现金流断裂。商家每天仍需支付工资、利息、电费、租金,但销售骤降、交易停滞,压力骤增。商户们关门观望,原本热闹的交易大厅人影稀少。薄利的零售柜台开始转让,有的业主甚至砍价出逃。“现在交易所之外的场外交易都要缴增值税。”彭先生解释说,“以前我们收的料比交易所便宜,现在要合法开票就必须交13个点的税,这个帐根本算不过来。”他进一步指出,由于各地税务执行标准不一,部分地区允许“再加工免税”,但多数地方仍严格执行征税。“这会导致回收路子被堵死,小商家根本干不下去。”彭先生进一步指出,本轮税改对回收端打击最直接:过去大量依赖场外回收、无进项票的循环,现在要面对“回收无进项、销售需开13%发票”的现实账目。举例而言,一位回收户若年收货500万,若被要求按13%开票,税收压力将吞噬其微薄利润,许多回收商因此选择暂停或退出。各地税务执行口径不一也加剧了混乱:有的地区对“再加工免税”持宽松态度,有的则严格征税,导致全国范围内标准不统一,市场在等待统一口径的同时,出现“先停业观望”的普遍反应。税改背后,彭先生认为是财政现实的体现。“地方财政紧张,增值税对地方贡献大。现在一刀切,水贝这边都怕了。”在传统渠道受挫之际,电商平台迅速动作。他透露,电商平台为应对“双十一”销售压力,已“开绿灯”邀请有资质的一级会员开设网店,甚至实现“秒批”入驻。“以前三天才能批的,现在马上就批。平台着急冲业绩。”政策突袭:从“水贝事件”到税改落地水贝珠宝商田先生直言:“现在是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尴尬”是指突如其来的税收调整与监管收紧。根据现行政策,黄金交易区分为“消费金”和“投资金”两种类别。前者主要是首饰类,需缴纳5%的消费税;后者为投资金条,适用13%的增值税发票。这一调整意味着,非正规渠道购入的黄金若无合法发票,将在未来回收环节面临障碍。“现在买卖都麻烦,开票要加税,不开票又有风险。”田先生表示,“很多同行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在他看来,监管部门借此机会推进黄金流通的票据化与合法化,“以后买黄金最好要票,不然回收没来源,监管以后会越来越严。”他预估,目前黄金回收行业或仅剩两年生存空间。“以后很可能只能通过银行买卖黄金,行业会被收归正规渠道。”批发商转向“以物易物” 现金流收紧与价格波动从业三十多年的水贝黄金批发商龙先生,在官方政策出台后迅速调整策略。他透露:“现在我们就走‘以物易物’,就是兑换模式,”他说,“顾客去银行买金条或旧料,只要达到足金三个九的成色,在我这补个工费就能换首饰。”他指出,税改导致现金交易风险上升、发票成本提高,因此“今日一手钱、一手货”的模式成了行业惯例。“以前银行是先把料给到生产商做成金条再卖,现在有生产资质的会员单位要先去上交所起料,再经过银行检验后才能对客户销售。”这一流程变化带来了时间成本与价格波动。“银行兑付周期大概一个月,价格从以前加10块涨到加15到18块,未来加20到30块都正常。”龙先生称。他建议消费者多关注上交所实时金价,如“融通金”小程序的报价,再加上银行20到30元的差价,“这个价依然算合理。”不过他也坦言,小克重金条越来越难买,“现在银行起步都是50克、100克,小克重反而更贵。”“说到底,现在是比谁能活下去。”龙先生说。北方市场传来寒意:沈阳金店陷入“最难时刻”远在千里之外的沈阳,金店老板张先生描述的情景更为艰难。“政策出来后,你看现在都关了多少店。”张先生表示,工费其实很低,“三十多块钱”,但真正的压力来自供应链的冻结。“现在上游不出货了,我们只能拿旧金子去寄货。旧金子能卖的都卖了,再收也收不上来。”“整个金店现在的运转难度非常大。”张先生无奈地说。他认为,这场税改的影响已经波及实体零售端。由于税务政策尚未完全明确,许多商家都在观望。“大家都在等,都在焦虑。现在市场是虚高的状态,卖价990元,回收价八九百,相差近百元,这根本不正常。”在他看来,本次税改已确立到2027年才可能稳定,“这是个长周期的阵痛期。行业要么转型,要么退出。”制造端观察:一级会员吃红利,行业或迎“大洗牌”深圳水贝贵金属工厂老板黄先生,从制造端看到了行业分层加剧的趋势。“这次加税对一级会员单位几乎没影响。”黄先生解释说,全国包括银行在内,不到300家一级会员企业,他们享有13%的进项抵扣权。“他们掏13个点买原材料,可以全额抵扣,等于还是按大盘价买;而我们二级会员掏13个点,只能抵扣6到7个点,等于要自己多掏6到7个点。”因此,税改直接推高了非会员企业成本,削弱了中小商户竞争力。黄先生坦言:“我以后都不卖金条了,你们去银行买更划算。”他预测,未来水贝可能出现一批“一级会员直营专卖店”,专售金条,价格略低于银行。“小商小贩的生意会越来越难做,水贝肯定要洗牌。”目前,水贝黄金市场柜台转让已现加速迹象。“一米二的柜台以前三十万,现在都拚命往外转。”黄先生说。在他看来,这场税改的深层目的,是要“把投资金条与珠宝首饰完全分离”。银行和一级会员将掌握投资金条市场,而水贝将继续主打首饰加工。“过去一级会员资质转让三五千万,现在最少要1.2亿。”他说,“很多人都在打听哪家愿意转让,水贝一片哄抢。”“大者恒大”与“细分生存” 行业格局再造黄金税改政策带来的效应已经开始显现:交易放缓、利润压缩、回收停滞。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场税改最终将带来行业集中化趋势。黄先生分析说,未来市场上小品牌将逐渐被淘汰,而有资质、有渠道的大企业将占据主导。“一级会员企业可能越做越大,价格有优势,品牌也有优势。”田先生、龙先生、彭先生等人的观点也印证了这一趋势。税改导致的发票链监管、成本增加及回收环节收紧,都让“非正规商家”失去空间。不过,行业内也有新的调整方向。黄先生透露,他所在的工厂已开始向白银与铂金转型。“黄金竞争太激烈,我们准备往铂金、银条方向走,工费低、政策还宽松。”他预测,未来白银、铂金首饰或迎来新一波热潮。
今年11月,随着中共黄金增值税政策的重大调整,素有“中国黄金交易中心”之称的深圳
雕天狼
2025-11-12 12:47:2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