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花44亿,拆掉华为设备。德国花165亿,拆掉华为设备。德国正在为拆除华为网络

九鼎观世道 2025-11-12 12:07:21

英国花44亿,拆掉华为设备。德国花165亿,拆掉华为设备。德国正在为拆除华为网络设备而付出巨大代价,以前花了很长时间和很多钱,好不容易把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结果被老美逼迫拆除,还有外媒报道,如今为了替换运营商网络中的华为设备,德国将花165亿元购买诺基亚高通或爱立信的通信设备,这笔钱由德国纳税人提供。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最近,欧洲两大经济体英国和德国都在网络设备上“动大手术”,而主角正是多年来支撑它们通信网络的华为。看似平常的设备更换,背后却牵涉着国际政治的巨大漩涡和天价的经济账单。 其实,华为在欧洲市场早已深耕多年。英国的移动和宽带网络,几乎从2G时代起就有华为的身影。很多运营商的基站、天线、数据传输系统,都是用的华为设备。 德国更甚,华为设备在德国电信系统中的占有率高达六成,连许多偏远乡村的信号覆盖都离不开它。可以说,这些设备既便宜又耐用,运营商们用得顺手,性价比远超欧美同行。 但自从美国挥舞“安全风险”的大棒,局势彻底变了。最先感受到压力的,是英国。2019年美方直接派代表团飞到伦敦,强硬要求英国政府封杀华为。 英国本来技术团队做过评估,没发现“间谍门”,但架不住美国轮番施压。最后,英国不得不宣布在2027年前彻底清除所有华为设备。 最初估算的拆除成本是5亿英镑,约44亿元人民币,但业内普遍认为实际花费只会更高,毕竟华为设备和老旧网络深度捆绑,拆除极其复杂。 英国电信巨头早就叫苦不迭,担心信号大面积中断,农村用户尤其可能“断网”好几天。更不用说,英国政府许诺的全国千兆宽带、美好5G蓝图,也都被这一拆拖慢了进度。 德国的情况同样让人唏嘘。德国运营商一向青睐华为设备,主要原因就是便宜好用。如今要全部换成诺基亚、爱立信等西方品牌,仅设备采购就要花掉20亿欧元,这全部都由纳税人买单。 德国政府还专门为此设立补贴基金,希望减轻运营商负担。可问题是,这些欧系设备不仅贵,很多参数还不如华为,实际效果未必更好。 而且拆除之后替换难度极大。德国计划分两步走,先在2026年前替掉“核心网”里的相关设备,2029年底前再把外围基站和天线全部换掉。 业内人士普遍担心,整个过程拖延是肯定的,甚至有可能导致网络质量波动、安全隐患增加。德国数字基建本来就不算先进,这回更是雪上加霜。 大家都明白,花出去的每一欧元,都意味着纳税人的钱没用在升级网络,而是被迫投入到无休止的“政治换装”里。 为什么会这样?答案其实很现实:美国出于自身利益,强力推动盟友“脱华”,只要不听话就被贴上“安全威胁”的标签。欧盟去年也对华为和中兴发出“警告”,要求成员国加快淘汰进程。 德国一边要顾及与美国的关系,一边又被欧盟“点名”,只能硬着头皮掏钱搞设备大换血。德国政府虽然偷偷在政策文件里把“可信国家设备”改为“可信设备”,本想给华为留点余地,却依然挡不住外部压力。 这场“拆设备运动”,无疑让欧洲老百姓成了最大的买单人。无论是英国44亿人民币的清除成本,还是德国165亿人民币的替换费用,最后都摊到公共财政和每个家庭的日常支出上。 原本可以改善教育、医疗或者升级基础设施的钱,就这样被用来搞“政治正确”。更别提,网络质量和服务体验还可能倒退。 华为的无奈也显而易见。多年合作积攒的信誉,一纸“安全风险”就被抹杀,却从来没人能拿出真凭实据。 中国驻德国使馆早已直言不讳:所谓“安全门槛”其实是技术霸权和贸易保护的幌子。德国本地不少专家也公开质疑:花那么多钱换设备,到底是为了谁? 回头看,这场风波其实是国际力量博弈的缩影。美国自己喊着“安全优先”,却让盟友们为此埋单,拆掉成熟稳定的设备,买回更贵还未必好用的新货。这种“损人利己”的操作,真是让人感慨。 你觉得英国和德国这波巨资拆换设备,真是因为美国胁迫吗?

0 阅读:37
九鼎观世道

九鼎观世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