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强势重返10.6万美元:财政刺激叠加“十一月效应”,年底冲击15万?
在经历了近一个月的剧烈回调后,比特币似乎再度迎来了反攻信号。11月10日早盘,比特币价格突破10.6万美元关键关口,市场情绪迅速回暖。然而,投资者的疑问也随之而来:这究竟是新一轮牛市的起点,还是又一次短暂的技术性反弹?
一、风暴回顾:多重风险叠加下的市场洗礼
从10月初的12.6万美元高点,到11月初一度跌破10万美元,比特币的回调堪称一次“信心测压”。
首先,DeFi领域频发安全事件。Balancer、Stream Finance等老牌协议相继遭受攻击,累计损失超2亿美元,引发了去中心化金融安全的连锁质疑。其次,杠杆清算加剧了市场波动,仅11月3日至4日两天内,多空双向爆仓金额高达33亿美元,资金链紧绷。与此同时,美股高估值引发的回调传导至加密市场,高盛、大摩等投行纷纷警示风险资产估值过高,科技股调整加深市场避险情绪。再叠加美国政府“停摆”危机,政治与流动性不确定性叠加,使整个加密市场承受了连续冲击。
二、政策逆转:政府重启与“发钱”信号点燃乐观预期
转机来自11月10日。美国参议院正式通过新的拨款法案,预计政府将在本月中旬重新开放,这一进展迅速缓解了市场对流动性紧缩的担忧。
与此同时,特朗普在迈阿密公开发言,强调要让美国成为“比特币超级大国”,并宣称加密资产将成为减轻美元压力的重要工具。特朗普家族旗下的American Bitcoin公司更是在价格低位增持,比特币储备提升至4004枚,用实际行动表达看多。
更具刺激性的是,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宣布将向美国民众发放2000美元“红利”,或通过减税、免税等方式实现。市场将此视为新一轮财政刺激的信号。BitMEX创始人Arthur Hayes直言:“美国又开始印钞、发福利,BTC要起飞了。”这正是比特币被视为抗通胀资产的核心逻辑所在。
三、季节规律:比特币的“十一月效应”正在被唤醒
历史数据表明,自2013年以来,比特币在11月的平均涨幅高达42.49%,是全年表现最强劲的月份之一。原因可能包括机构年终布局、基金财年窗口调整等,但结果是一致的:11月常常成为行情启动的关键期。如今政策宽松预期叠加历史规律,比特币能否再度上演“十一月奇迹”,成为投资者的最大看点。
四、市场观点:情绪底部显现,机构静待催化
链上数据分析师Murphy认为,市场情绪指数已接近“恐慌极值”,意味着底部信号正在酝酿。Matrixport则指出,目前RSI已回落至35附近,技术面存在反弹条件,但持续性仍取决于宏观催化是否兑现——尤其是财政刺激能否真正落地。
另一方面,埃里克·特朗普表示,“顶级家族办公室和财富基金都在加码比特币”,暗示机构资金的长期兴趣并未减退。短线若政府正式复工、财政红利落地,或将成为行情反转的引爆点。
五、结语:在风暴与希望之间
比特币重新站上10.6万美元,既是市场韧性的体现,也是一场新旧力量博弈的开端。DeFi漏洞、杠杆清算的阴影仍在,但财政扩张与政治预期的利好逐渐浮现。从宏观到情绪、从技术到资金,比特币的多重支撑正在重新聚合。
距离年底仅剩七周,若财政刺激落地、美元预期走弱,“十一月效应”再度发力,比特币冲击15万美元的剧本,也并非遥不可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