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21号出征!80后载荷专家张洪章,太空使命藏着多少秘密? 2025年10月

吉祥又如意 2025-11-02 11:49:51

神舟21号出征!80后载荷专家张洪章,太空使命藏着多少秘密? 2025年10月31日23时44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烈焰升腾,神舟二十一号搭载3名航天员奔赴空间站。人群中,身着蓝色航天服的张洪章身形挺拔,约莫一米八的个头配上利落短发,镜片后那双眼睛透着温和却坚定的光——笑起来时眼角会泛起浅浅纹路,像藏着无数次实验攻关后的从容;专注检查设备时,眉头微蹙的模样,又显露出科研人特有的严谨。这个戴着眼镜、气质儒雅的80后,藏着从农村集市走向太空的传奇故事。他的名字里藏着父亲的期许,“章”取自文章,寄望知识改变命运。 1986年4月,张洪章生于山东邹平望京村的农民家庭,父母农忙种地、农闲赶集卖日用品,姐姐早已嫁入本村务农。幼时的他总在集市摊位旁埋头看书,清瘦的小身板缩在小马扎上,双手捧着书,连集市的喧闹都吵不散他的专注。邻居们记得,这孩子皮肤白净、眉目清秀,说话时轻声细语却条理清晰,读书从不用父母操心。高中考入邹平一中后,他从跟不上城里同学到名列前茅,高考时还拒绝父母送考,站在考场门口的身影虽显单薄,眼神里却满是自立的笃定。 2004年高考,张洪章与心仪的生命科学失之交臂,却在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找到新方向——“化工能变产品服务民生”。他坦言“有人爱一行干一行,我是干一行爱一行”,泡实验室的时间比宿舍还长,常年穿的白大褂袖口磨出了毛边,镜片也因频繁接触化学试剂换过好几副,可那双眼睛里对科研的热忱始终未减。大二进课题组发SCI论文,获保研资格后放弃山大机会,2008年北上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硕博连读。五年间他常熬夜攻关,成功将依赖进口的关键膜材料成本砍半,27岁就成所里最年轻的博导候选人,后升为研究员,专攻高性能储能电池技术。 工作中,张洪章与同为中科院研究员的同事相知相恋。他坦诚告知“出身农村,要资助务农父母”,对方笑着回应:“若你不认农村父母,我才看不起你”。这份理解让两人结为伴侣,2018年国家选拔第三批航天员时,妻子全力支持他报名,约定“选上我支持你飞天,落选就一起搞科研”。 从科研人员到航天员,张洪章经历了脱胎换骨的蜕变:初期跑步垫底,就把应急绳绑在跑步机上练到被甩下;引体向上从0到20多个,全靠每天挂单杠磨出厚茧,曾经清瘦的身形练出了紧实的肌肉线条,脸颊也因体能训练多了几分健康的红晕。更巧的是,他多年坚持的太极拳成了训练“秘密武器”——离心机训练时借太极心法保护内脏,失重水槽中顺着服装漂浮方向引导发力,像鱼一样灵活游动,破解厚重训练服的限制难题。作为我国第二位戴眼镜飞天的载荷专家,他备有三副“太空眼镜”:压力服配隐形眼镜、日常戴带绳框架镜、出舱用特制防雾绑带镜,笑称自己的眼镜是“太空科研必备装备”,镜片后藏着观察宇宙的“第二双眼睛”。2020年9月,他成功入选航天员,成为继桂海潮后的第二位载荷专家。 此次神舟二十一号任务中,39岁的张洪章肩负重任:作为载荷专家负责6项空间实验中的核心项目,其中他亲手设计的“锂离子电池电化学光学原位研究”备受关注——通过光学设备实时观测微重力下锂枝晶生长全流程,为航天器能源系统优化提供数据支撑,这让他成为少数带着自己实验飞天的航天员。同时他还要操作含4只实验小鼠的生命科学项目,圆儿时对生命科学的热爱。他还计划把科研装置放在睡眠区随时观察,有空打太极拳、朗诵诗歌,用中医按摩为队友放松,笑称要在太空组“养生局”。 “天上人做天下事,天上事靠天下人”,张洪章的话道出初心。这个曾在集市读书的农村娃,如今身着航天服站在太空舱前,温和的眉眼间多了几分航天人的坚毅,正带着父母的期许、妻子的支持和国家的使命,在太空书写中国科研的新篇。 本文信息来源:中科院之声 、 中国新闻网 、光明网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 、 中华网.、凤凰网山东 、抖音总台中国之声等相关报道 网络截图

0 阅读:38
吉祥又如意

吉祥又如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