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藏在时光里的影视佳作,再看十遍依然会心动 深夜翻到硬盘里存了五年的《山海情》,本来只想随便看两集,结果一打开就再也没停下,直到窗外泛起鱼肚白,眼睛红肿得像核桃,却还在为得福带领乡亲们种出第一棚双孢菇时的欢呼热泪盈眶。 记得第一次看时,跟着水花用板车拉着丈夫和孩子走在漫天黄沙里揪心,为村支书喊破嗓子劝村民移民时的执着动容,就连马得宝和小伙伴偷偷扒火车去福建打工的莽撞,都透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如今再看,才发现那些粗糙的服化道、带着土味的方言,藏着最真实的烟火气,得福蹲在田埂上啃干馍馍的样子,比任何精致的偶像剧都让人难忘。 上周偶然点开《觉醒年代》,本以为会是枯燥的历史叙述,结果被陈独秀先生振臂高呼“青年如初春,如朝日”的模样狠狠击中。看着李大钊先生冒着风雪走遍华北大地,只为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看着鲁迅在书桌前写下“横眉冷对千夫指”,笔尖落下的每一个字都像一把火炬,照亮了那个黑暗的年代。最戳人的是延年、乔年走向刑场的画面,他们穿着囚服,脚步却无比坚定,镜头慢慢掠过他们未来的照片,眼泪瞬间绷不住——原来我们如今的太平盛世,是他们用青春和生命换来的。 还有《父母爱情》,没有轰轰烈烈的剧情,全是柴米油盐的日常,却让人看了又看。江德福为了安杰放弃晋升机会,安杰从娇生惯养的小姐学着腌咸菜、纳鞋底,两个人在海岛的风里吵吵闹闹一辈子,却把日子过成了最温暖的样子。记得有一集,江德福老了记性变差,却还能准确说出安杰爱吃的菜,安杰一边吐槽他“老糊涂”,一边悄悄把鱼刺挑干净,这种藏在细节里的爱意,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戳心。 现在的剧越来越多,特效越来越炫,可总少了点能让人记在心里的东西。那些真正的佳作,从不用狗血剧情博眼球,只用最真实的情感、最鲜活的人物,在时光里沉淀成宝藏,无论什么时候打开,都能让人瞬间沉浸,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又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