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说了实话,二战胜利跟法国没什么关系,法国是最先投降的,我是真搞不懂,一个在二战中最先投降的国家,现在还好意思在联合国当五常?德国人打过来才一个多月,法国就举白旗了,这战斗力简直没眼看。 先说说1940年法国为啥败得那么快。说难听点,就是他们的想法还停留在过去,没跟上战争形态的变化。 为了防德国,法国砸了50亿法郎,用150万吨混凝土和35万吨钢筋,建了条马奇诺防线,当时觉得这防线固若金汤,肯定能挡住德军。 现在回头看,这防线就是个笑话,完全是法国还沉浸在一战挖战壕的旧思路里,没意识到战争早就变样了。 结果德军根本不按常理出牌,人家不用坦克硬冲防线,直接绕开了马奇诺防线,从法军觉得坦克根本开不过去的阿登森林杀了进来。法国那套战略就跟这防线一样,表面看着挺厉害,侧面一攻就垮了。 更有意思的是,当时盟军的兵力和坦克数量其实比德军还多,法国还号称“欧洲最强陆军”,可装备再好,战术思想落后也白搭。 德军的“闪击战”打得又快又狠,法国的指挥系统却慢得像老牛拉车,才六个星期,这么大个国家就扛不住了,连巴黎都没怎么抵抗就沦陷了。 而且法国在二战里的表现,简直像分裂成了两个国家。一边是贝当元帅领导的维希政府,一门心思跟德国“合作”,每天要给德国交4亿到5亿法郎的“占领费”,相当于帮着敌人养军队。 不光给钱,还把自家的铁矿、铝土矿这些重要资源拱手送给德国,甚至把几十万法国工人送到德国工厂干活,成了纳粹战争机器的“燃料”。 更让人不齿的是,他们还帮着纳粹抓犹太人,德朗西集中营就是铁证,现在提起来都让人觉得膈应。 可就在维希政府忙着“曲线救国”的时候,另一边的法国却在绝境里慢慢站起来了。 戴高乐将军当时在伦敦通过广播号召法国人抵抗,一开始响应的人也就七千来个,装备全靠英国接济,连美英这些大国都没把他们当回事,但好歹把抵抗的火种点燃了。 后来这支“自由法国”的力量,靠着海外殖民地的兵源慢慢壮大,从北非打到意大利。 虽说论战功,他们跟美苏英的主力部队没法比,但关键时候顶用了——解放巴黎的时候,是法国第二装甲师先开进了城,就这一下,保住了法国作为“战胜国”最后的脸面。 其实法国能进五常,跟他们在战场上的功劳没多大关系,主要是靠战后大国之间的政治交易。一开始罗斯福总统构想的“四警察”里,根本没法国的位置,当时计划的是美、苏、英、中四个国家。 后来是英国力挺法国,丘吉尔心里打得算盘很清楚,他需要在欧洲大陆找个帮手,既能平衡战后可能重新崛起的德国,又能牵制苏联。 而美国也有自己的小九九,他们看中了法国手里的海外殖民地——当时法国的殖民地占全球陆地面积的8.6%,这么大的地盘,正好能当美国推行全球战略、围堵苏联的棋子。 有了英美这两大巨头出力,就算苏联一开始不同意,最后也只能妥协。1945年旧金山会议上,法国就这么被“保送”进了五常俱乐部。 说实在的,这份荣誉跟法国在二战里的表现真不太匹配。你看苏联,二战时牺牲了2700万人,中国更是拖了百万日军14年,对比之下,法国那点战绩根本不值一提。 所以大家说“二战胜利跟法国没关系”,虽然说得有点绝对,但也戳中了要害:法国能有战后五常的地位,更多是因为大国地缘政治博弈,算是一份“错位的遗产”。 直到现在,提起这事,还有人会拿出来讨论,毕竟这事儿本身就带着股历史的尴尬劲儿。其实历史就是这样,有时候不是光靠实力和功劳说话,大国之间的算计往往能改变很多事情。

自幼尚武
没有人能在法国投降之前占领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