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刘晓庆参演中港合拍的电影《火烧圆明园》,在拍戏过程中,她曾因火势过大晕倒在片场,甚至差点烧伤。然而最让她难以接受的是,香港演员餐餐大鱼大肉,睡得的舒服的大床,而大陆演员却只有馒头咸菜,睡得是大通铺。 1982年夏天,当刘晓庆站在《火烧圆明园》片场看着香港演员餐车上的鸡鸭鱼肉时,她手里只有一个白面馒头和一碟咸菜。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拍摄火烧场景时她差点丧命,被浓烟熏晕倒在现场。这部中港合拍大片背后,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 刘晓庆1970年从四川音乐学院附中毕业后被分配到农场,后来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进入成都军区话剧团。1975年为了争取《南海长城》的角色,她咬牙从军舰甲板跳入大海,这股拼命精神让导演记住了她。1979年《小花》让她崭露头角,为了拍好何翠姑跪行抬担架上山的镜头,她每天在黄山石梯上跪到膝盖磨破。1980年她正式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凭借《瞧这一家子》拿下百花奖最佳配角,成为北影厂三朵金花之一。 到了1982年,香港导演李翰祥筹拍《火烧圆明园》,这是改革开放后首批中港合拍的大制作。刘晓庆接下了慈禧太后这个角色,要从少女演到中年,难度极大。每天光化妆就要三小时,头上顶着十几斤重的头饰,全靠一小撮头发支撑,拍了一年下来头顶都秃了一大片,八个月后才长出来。当时她每月工资只有50元,没有任何额外酬劳,全凭着对艺术的热爱在坚持。 可真正让刘晓庆受不了的不是这些身体上的折磨,而是剧组里明显的区别对待。这是个中港合拍项目,香港演员和内地演员在同一个剧组,待遇却天差地别。每到饭点,香港演员梁家辉等人的餐车上摆满了荤素搭配的菜肴,鸡鸭鱼肉应有尽有,香味飘得老远。而内地演员面前只有白馒头和一小碟咸菜,刘晓庆站在饭盒前看着那边的餐车,喉咙直咽口水。 这种反差实在太明显,性格直爽的刘晓庆哪里受得了这个气。有一回她趁梁家辉不注意,悄悄拿了几张他的饭票,分给了另外三个内地演员。几个人偷偷跑到餐车那边打了份像样的饭菜,总算解了馋。这事梁家辉直到多年后刘晓庆自己在网上说起才知道,当时压根没发现自己的饭票少了。 住宿条件也是一样。内地演员住的是大通铺,十几个人挤在一间屋子里,夏天热得要命,晚上蚊子嗡嗡叫,根本睡不好觉。香港演员住的是带空调的单间,配着舒服的大床。这种不公平让刘晓庆越想越气,她找到制片方理论,嗓门提得老高。工作人员想安抚她,专门给她弄来一份肉菜。刘晓庆摆手拒绝了,嗓门更大了:“光我一个人吃算什么?要改善就大家一起改善,不然这戏我不拍了!”她这么一闹,制片主任扛不住了,答应调整内地演员的伙食,让大家都能吃上米饭和肉菜。 比起待遇问题,拍戏时遇到的危险更让人后怕。最惊险的一次就是拍圆明园被烧的场景。李翰祥导演为了追求真实效果,花了60多万元搭建了实景,准备拍完就真的一把火烧掉。剧组在布景四周点了大量易燃物,火势一下子就蹿起来了,热浪扑面而来。刘晓庆按导演要求站在火场边上,演慈禧看着园林被毁的表情。 火越烧越旺,浓烟滚滚而来,刘晓庆感觉越来越喘不上气,眼前开始发黑。她咬着牙坚持演完这个镜头,等导演喊”停”的时候,整个人一软就倒下去了。工作人员吓坏了,赶紧冲上去把她抬离火场。幸好及时脱离,只是被烟熏晕了,没被火烧着。剧组上下都捏了一把汗,但刘晓庆醒过来后没抱怨什么,休息一会儿又接着拍。她知道这戏的分量,不想因为自己耽误进度。 《火烧圆明园》1983年9月在香港上映后引起轰动,精良的制作和演员们的表演获得广泛认可。刘晓庆凭借对慈禧的精彩演绎拿到了文化部优秀影片特别奖,在影坛的地位更稳了。这部戏成了她演艺生涯的重要里程碑。 1987年刘晓庆在谢晋导演的《芙蓉镇》里演胡玉音,拿下了金鸡奖和百花奖双料影后。加上《原野》《春桃》,她连续三年拿百花奖最佳女主角,这个纪录到现在都没人破。这个时期是她演艺事业的巅峰,被誉为”中国最好的演员”之一。 1990年代刘晓庆下海经商,三年融资50亿元,成立了实业发展总公司,在全国各地买地搞房地产。她的公司涉及房地产、餐饮、美容、广告、影视等多个领域,很快成了”亿万富姐”。1999年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刘晓庆身家有7000万到9000万美元。1995年她演的电视剧《武则天》从16岁演到81岁,又成了经典。 2002年6月刘晓庆因为偷税漏税被抓,曾经的影后和女富豪一夜之间成了阶下囚。税务部门查出来,从1996年起她和公司用虚报收入和支出的方式逃税,总共逃了1400万。在狱中她每天坚持锻炼,在四人间的小牢房里跑8000步,洗冷水澡,看各种书。2003年8月她被保释出狱,前后关了422天。出来时媒体都说她”容貌未改,神采依旧”,辛苦打拼十年的公司没了,所有财富化为乌有,但刘晓庆没被击垮。 她很快重返舞台演话剧,继续活跃在演艺圈。此后的日子里她又演了不少影视作品和话剧,凭着旺盛的精力继续追求表演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