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中国掌控稀土命脉后,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近年来许多国家发现巨量稀土资源,就连一向被认为资源匮乏的日本也存在,土耳其甚至仗着自己拥有世界第二大稀土矿,想要中国的技术。 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八成以上,加工环节更是九成走它家。2025年10月,中国又加码出口管制,稀土矿冶炼技术直接列管,芯片军工用料审查更严。这下子,美国欧盟日本全慌了,以前懒得管自家矿,现在砸钱狂挖。 可资源不是挖出来就行,提纯分离那套活儿,中国玩得溜,别人还得从头学。全球供应链卡脖子,各国勘探报告刷屏,土耳其带头喊单,日本海底泥也算数。这现象,透着股急吼吼的味儿。 日本矿产本就稀缺,进口中国货成习惯。2013年,南鸟岛海域爆出1600万吨稀土泥,够用几百年。2025年,美日签协议,承诺稳供稀土和关键矿物。 日本喊“半无限资源”,但海底6000米,开采成本高到吐血。得用无人潜艇捞泥,技术瓶颈卡死。东京投大钱研发深海矿机,可到现在产量为零。全靠中国加工,日本企业还得排队买成品。 土耳其玩得最猛。2022年,埃斯基谢希尔贝利科瓦挖出6.94亿吨稀土矿,含17种元素,官方称世界第二,仅次中国。2025年10月15日,埃尔多安又爆料,同区再添1250万吨。 能源部长巴伊拉克塔尔带队,目标年产57万吨氧化物,冲全球前五。问题是,土耳其矿多技穷,开采粗放,分离率低,堆一地矿渣变不了钱。 巴伊拉克塔尔求中国选矿冶炼设备和技术培训。2024年10月,合作备忘录落地,涵盖全产业链。土耳其还跟美国欧洲澳洲谈,可中国工艺最牛,它先低头。 这波发现潮,根子在中国手里攥紧命脉。地球资源固定,以前各国懒勘探,进口便宜货就行。中国2025年禁稀土技术出口,军工芯片直接卡,全球供应链抖三抖。 可资源只是起步,产业链才王道。中国从矿到材料全覆盖,环保提纯全球领先。别人挖矿容易,分离难,成本高十倍。土耳其日本瑞典,全得求合作,技术转让成香饽饽。 中国态度稳,合作大门开,但讲平等互利。不白给技术,得项目落地。全球想脱钩,实际绕不开中国。稀土价稳,加工垄断铁板。各国加速五年,产量难超中国两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