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齐白石给人画虾,画完后,客人不加钱,却非要他再画一只虾。无奈,齐白石只得提

陈砚之 2025-11-01 17:54:34

一天,齐白石给人画虾,画完后,客人不加钱,却非要他再画一只虾。无奈,齐白石只得提笔再画一只。谁料,画完后,客人大怒。 齐白石这老头儿,1864年出生在湖南湘潭一个穷苦农家,本名叫纯芝,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只读了半年私塾就辍学了。十四岁开始学粗木工,干了几年,二十岁转行学细木工和雕花手艺,靠这个勉强养家糊口。二十七岁那年,他开始接触绘画,向当地文人拜师,学诗文书画篆刻啥的。三十多岁的时候,已经有点小名气了,给人画肖像、刻印章,挣点零花钱。 四十一岁后,他出门游历,去了好多地方,开阔眼界,画技也慢慢长进。五十多岁移居北京,起初卖画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生活清苦。陈师曾劝他改画风,自己创一派,六十岁后名声才渐渐起来。七十岁以后,他的画大卖,尤其是花鸟鱼虫,虾蟹画得特别传神。在北京落户后,他就靠卖画过日子,定价死板,不讲人情。九十多岁还画个不停,1957年在北京去世,活了九十三岁高寿。 他的画虾出名,是因为他从小观察虾在水里游的样子,练了多年,笔下虾透明壳、弯腿、长须,活蹦乱跳似的。早年贫困经历,让他特别在意钱财,卖画算得精细,每只虾十元,不多不少。很多人求画,不管达官贵人还是老百姓,一视同仁,没赊账这回事儿。虽然十元在当时不算便宜,但买到大师真迹,也值了,所以他家门口总是人来人往。 齐白石不光画虾有名,还画蟹、鱼、草虫啥的,但虾是最受欢迎的。话说他定居北京后,画风大变,不再模仿古人,创出自己的路子,虾身用淡墨层层晕染,眼睛一点黑墨,就跟活的一样。早年他为了生计,四处奔波,几十年苦熬,到七十岁才出头,所以对钱特别敏感,在朋友圈里,他那吝啬形象是出了名的。卖画时,他挂出润笔单,写明价格,君子有耻,请照单付钱,不谈交情。很多人觉得他小气,但其实这也反映出他原则性强,不愿随便送画伤了艺术价值。 齐白石一生画了无数虾,据说他每天观察活虾,研究它们的动作,画稿堆积如山,才练出那手绝活。他的虾不光是画,还带点生活哲理,简单几笔,就把虾的灵动抓住了。晚年他名气大了,买画的人更多,但他还是守着老规矩,不给优惠。齐白石的传记里,总绕不开他早年的木匠生涯,那时候他雕花木工精细,手艺好,后来转到画上,也带了那份细致劲儿。他游历时,去过上海、广州等地,看了各种画风,吸取营养。 北京初期,日子难熬,卖画没人要,他差点灰心,但坚持下来了。陈师曾的建议,让他抛开旧路,自成一派,这步棋走对了。六十岁后,他的画开始受欢迎,虾蟹作品尤其抢手。七十岁时,他已经是大师级了,卖画收入稳定,但定价从来不松口。每只虾十元,这在民国时期,对普通人有点贵,但对有钱人小菜一碟。齐白石不光卖画,还教徒弟,传授技法,但对钱的事,从不马虎。他的吝啬,不是天生,而是穷怕了,早年一家老小靠他养,经历过饥寒交迫。朋友们说他小气,但他觉得这是对艺术的尊重,不随便赠画。 齐白石的虾画,影响了后世很多画家,大家学他的技法,但很少能赶上那份神韵。他一生低调,专注创作,不参与啥大事儿,就守着画室过日子。到九十岁,身体不行了,还坚持画,留下无数作品。 话说那天,有个年轻人来找齐白石买画,给了四十元,要四只虾。齐白石收了钱,画了四只活虾,每只都栩栩如生。年轻人看了画,觉得角上空了点,就要求多添一只虾,但不肯加钱。齐白石没法,只好再画一只,结果画成死虾模样,身子僵直,没一点生气。年轻人一看就火了,说整幅画毁了。齐白石解释说,免费添的虾,就跟菜市场摊主送的死虾一样,要活的得付钱。 这事儿传开,大家都知道齐白石卖画的原则,每只虾算钱,不多给。类似的事儿,他干过不少,比如有人付一半钱,他就画半只虾,另一半用碗挡住,说付全钱才能见全貌。齐白石对钱看重,是因为早年穷苦,几十年的奔波,让他养成这习惯。卖画时,他摊子支在北京胡同,价牌明码标价,虾十元一只,概不还价。年轻人那事儿后,他没改作风,继续按规矩办事。很多人来求画,知道他的脾气,就老实付钱。 1957年秋,齐白石于北京家中去世。虾蟹作品流传广,影响后世。他的轶事,成了文化谈资。齐白石的坚持,维护艺术尊严。虾画事件,永流传。晚年他安静过日子,专注创作。去世时,留下宝贵遗产。

0 阅读:48

评论列表

用户46xxx14

用户46xxx14

1
2025-11-02 16:29

明码标价公平买卖怎么老想着占便宜呢?

陈砚之

陈砚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