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的老教师哭了… ​​​今天下午,我们学校一位58岁的老教师,坐在办公室里,

橙子故事 2025-11-01 16:54:53

58岁的老教师哭了… ​​​今天下午,我们学校一位58岁的老教师,坐在办公室里,失声痛哭了! ​​​​原来,他看了一个视频,说的是浙江徐教师,因患抑郁症自杀前的一个问话:课调好了吗? 这位老教师姓周,教了36年小学数学,从刚毕业时的“小周老师”,熬成了现在学生口中的“周爷爷”,办公桌上那本泛黄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还是他1988年刚入职时发的,边角都翻得起毛了,他却一直舍不得扔——里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哪节课要重点讲应用题,哪个知识点学生容易混淆,都标得清清楚楚。你们可能没注意过,他上课总带着一把旧尺子,尺子上有个小缺口,是2015年给学生讲图形测量时,被调皮的孩子不小心摔的,他却笑着说“这样更有纪念意义”,就这么一直用到现在。 说起来,周老师自己也有过“硬扛”的经历。前年他查出糖尿病,医生让他按时吃药、少熬夜,可那段时间学校要准备教学评估,他每天早上7点就到学校整理教案,晚上9点多还在办公室改作业,有时候低血糖犯了,就嚼块糖接着干。有次他在课堂上头晕,扶着讲台站了好一会儿,学生劝他休息,他却摆摆手说“没事,咱们把这道题讲完”,直到下课才被同事扶去校医院。后来校长劝他请几天假调理,他却说“我这班孩子刚上六年级,正是打基础的时候,换老师他们不适应”,最后只在周末去医院复查,周一照样准时上课。 所以他看徐老师的视频时,才会一下子绷不住。视频里徐老师是教小学语文的,和周老师一样,也是快退休的年纪,抑郁症确诊快三年了,却从来没跟学校提过请假,自杀前一天还在跟同事对接“下周的公开课调好了没,别耽误学生”。周老师看完视频,就坐在椅子上捂着脸哭,嘴里反复念叨“怎么这么傻,课哪有命重要啊”,可他自己心里比谁都清楚,真到了那一步,老师根本放不下学生——就像他去年冬天感冒发烧到38.9度,还是坚持把两节课上完,下课了才去药店买退烧药,就怕调课麻烦同事,更怕学生跟不上进度。 你们可能不知道,现在的老师真不是只“教书”就行。周老师每周除了12节课,还得负责学校的数学兴趣小组,帮学困生补课,晚上还要在家长群里回复消息,有时候半夜还在给家长讲“怎么帮孩子辅导作业”。教育部2024年发布的《中小学教师工作现状调查》里写着,小学教师日均工作时长10.2小时,比法定工作时间多了近3小时,像周老师这样的老教师,还得带新老师,帮着磨课、改课件,经常忙得连午饭都只能在办公室随便扒几口。更别说还有各种考核,学生的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都跟绩效挂钩,有时候哪怕自己尽全力了,只要学生成绩没达标,他就会自责好几天——这种压力,外人根本体会不到。 周老师哭的时候,办公室里没人敢大声说话,都知道他不是脆弱,是真的共情到了心里。徐老师那句“课调好了吗”,就像一根针,戳中了所有老师的软肋:他们总把学生的事放在第一位,却忘了自己也是需要被关心的普通人。有个年轻老师递给他纸巾,小声说“周老师,咱们别这么拼了”,他抹了把眼泪说“不是想拼,是看着那些孩子亮晶晶的眼睛,就舍不得撒手”——这话里的无奈,只有当了几十年老师的人才懂。 其实之前有家长劝过他,说“您都快退休了,别这么累,身体要紧”,可周老师总说“只要还站在讲台上一天,就得对学生负责”。只是徐老师的事让他忍不住后怕,也让办公室里的老师都沉默了:我们总在说“教师要无私奉献”,却很少有人问他们“累不累”“撑不撑得住”。要是学校能多关注老师的心理健康,少一点考核压力,要是家长能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指责,是不是就不会有那么多像徐老师这样的遗憾?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6
橙子故事

橙子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