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上加痛!云南昭通一村民家办丧事,为了接待宾客,借用隔壁家的院坝摆酒席,席间高约

鸿鹄浮歌 2025-11-01 10:42:15

痛上加痛!云南昭通一村民家办丧事,为了接待宾客,借用隔壁家的院坝摆酒席,席间高约三米长约十米的围墙轰然倒塌,将部分正在吃饭的宾客掩埋,众人七手八脚搬开碎裂的围墙,展开抢救,不幸的是六人当场死亡。 据齐鲁晚报11月1日报道,这起惨剧发生在9月份,昭通市昭阳区一个村子里,刘家老人去世,按风俗要大办宴席。 因为自家院子小,就跟邻居商量,借用了隔壁的院坝,为了防雨,他们在院坝上拉起了一大块蓝色的塑料篷布,一头绑在邻居家的围墙上,另一头固定在旁边的楼房上。 悲剧的种子,就在这块看似寻常的篷布上悄然埋下,出事那天下午,天色阴沉,雷声滚滚,气象部门早就发布了雷电黄色预警,提醒大家会有短时强降水。 但在忙乱的丧事氛围中,没人把这当回事,客人们陆续落座,围墙边的三张桌子坐得满满当当,傍晚六点半左右,大雨倾盆而下,雨水顺着篷布汇集,由于搭建时根本没考虑排水,篷布中央积水越来越多,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水袋,沉甸甸地悬在半空中。 那面围墙,有三米高,十米长,是老式的砖砌结构,里面连一根钢筋都没有,它根本承受不住那块巨大“水袋”越来越重的拉力。 只听“轰隆”一声巨响,整面墙朝着正在吃饭的人们轰然倒塌,砖块、泥土、碎石铺天盖地砸下来,瞬间淹没了欢声笑语,取而代之的是凄厉的惨叫和碗筷破碎的声音。 救援几乎是立刻开始的,村民们疯了一样冲上去,用手扒开砖瓦,想把埋在下面的人救出来,但一切都太晚了,废墟之下,六个人已经失去了生命体征。 其中,就有那位刚毕业的25岁女孩,她的人生才刚刚拉开序幕,正准备考公务员,未来有无限的可能,却在一顿饭的工夫里,被永远定格。 她的姑父余泽顺是幸存者之一,他亲眼目睹了那堵墙倒塌的全过程,他说,当时墙体倒塌产生的巨大气浪直接把他掀翻在地,只是受了点皮外伤。 他至今心有余悸:“要是再晚两三分钟吃完饭起身,我就躲过去了。” 短短两三分钟,就是生与死的距离,遇难者中,还有一位老人,在墙倒下的瞬间,他下意识地用身体护住了身边的小孙子,自己却没能幸免。 还有一个31岁的年轻人,刚刚结婚不久,新的人生才开始,就画上了句号,六条人命,六个破碎的家庭,悲剧发生后,当地政府部门迅速介入。 经过协商,由应急管理部门、乡镇政府、民政部门和办丧事的主家刘家共同出资,给每户遇难者家属14.6万元的赔偿。 但这个赔偿有一个前提条件:家属必须立即同意火化遗体,并且不能对外声张此事,在巨大的悲痛和压力下,其他五户遇难者家属都签了字。 他们或许觉得,人死不能复生,再追究下去也只是徒增伤悲,不如拿了钱早点让逝者入土为安,然而,那位从广州赶回来的母亲,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外的决定——她拒绝签字。 她一分钱都不要,她只要一个真相,她想知道,这堵墙到底为什么会倒?是年久失修,本身就有安全隐患?还是因为那块积水的篷布拉扯所致? 如果是篷布的问题,那么当初是谁这样搭建的?主家有没有责任?提供场地的邻居有没有责任?她需要一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交代,好让女儿走得瞑目。 可是,她的等待换来的却是近五十天的沉默和推诿,乡政府的回复永远是那一句:“调查报告已经上报了,具体内容不方便透露。”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的人还在不断催促她尽快火化,甚至话里话外地暗示,如果再不签字,这14.6万元的赔偿金可能都拿不到了,而且每天产生的停尸费还得她自己承担。 这简直是往伤口上撒盐,钱,在一条鲜活的生命面前,又算得了什么?14.6万,就能买断一个母亲对真相的渴求吗?就能抚平六个家庭心中永远的伤痛吗? 网络上,有网友评论说:“这不是天灾,是人祸!每一个环节的疏忽,都是杀死他们的凶手。” 还有人说:“支持这位母亲!要的不是钱,是公道!如果稀里糊涂火化了,那这六个人就真的白死了。” 这场悲剧,撕开的不仅仅是农村地区在红白喜事中淡薄的安全意识,更暴露了某些地方在处理善后问题时的冷漠和敷衍。 搭建临建设施不考虑安全、忽视天气预警、使用老旧建筑……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在特定的条件下,组合在一起就成了致命的陷阱。 如果搭建篷布时能留一个排水的斜坡,如果有人在暴雨来临时提醒大家远离围墙,如果那面墙本身足够坚固,也许这场灾难就不会发生。 可惜,世界上没有如果,六个鲜活的生命已经逝去,留给生者的,是无尽的悲痛和一个沉重的问号。 那位母亲还在坚持,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等到那个所谓的“真相”,但她用自己的方式,在为逝去的女儿,也为所有逝去的生命,守住最后的尊严。 我们希望这起事件能给所有人敲响警钟,生命安全无小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也希望有关部门能给出一个公开透明的调查结果,给逝者一个交代,给生者一个慰藉。 信源:齐鲁晚报·果然视频2025-11-01——葬礼吃席被围墙砸死女孩母亲发声

0 阅读:40
鸿鹄浮歌

鸿鹄浮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