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野行卡式炉爆炸 不要参加带“她”字的活动。这代表该主办方强调了身份,而非能力、品质、安全等责任。同时,强调该身份,还意味着与另一种身份对标,这是缺乏经验的表现。
“野行”这种谐音“也行”的slogan简直将上述问题拉到灾难性的地步。在学习与进步的过程中,我们是可以强调身份的,这意味着对着身份差异进行一种补足,它很可能是有意义的举动。但是对于活动组织、服务,甚至是一些带着你挣钱的项目,则会非常可疑。
什么叫“也行”?你把这玩意当新赛道,合着你以前没熟练的组织过?合着以前没出现过类似的同身份活动,你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坑?你拿我们来做实验了?尤其是组织者也是相同身份,甚至有一定身份政治相关意识形态的叙事下来推广此活动,千万不要去。你不是参与者,你不是顾客,你不是合伙人,你是营销道具。出事了是她的经验,没出事是她的宣传素材。
出了事,她最多是这个活动办不下去,换个皮继续玩。你呢?一次爆炸俩人进ICU,那是鬼门关啊。值得吗?
很多情况是难以分清责任的,你说组织者有问题,但你对着备用气罐烧烤,如此愚蠢操作真能怪到主办方头上吗?别忘了,你们玩身份这一套才来此处,内部打起来之后发现全是同阵营的,你想宣扬的那些东西内战时不管用啊。
要多分辨主办方宣扬的东西,和你要参加活动的风险和代价是什么。如果二者不符,甚至南辕北辙,那就千万不要去。这年头,享受者和贡献者是随时转化和流变的,哪怕你交了钱也无法阻止。
好在,这些问题通常会在很明显的地方体现,比如Slogan,比如广告,比如公众号文案。稍微有点社会经验都能避坑。除非你大脑过于喜欢吸食身份政治的毒品而无法自拔,否则都能看出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