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再起。 眼下,尽管俄罗斯已多次释放谈判信号,美国也提出了“50天内达成停火协议”的建议,但乌克兰依然保持沉默,始终没有明确启动谈判的迹象。俄乌和谈的僵局何时打破,依旧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虽然双方都在释放一些善意的信号,实际的进展依然没有突破。 然而,在俄乌局势继续变动之际,发生了三件引人注目的大事。 首先,战火再度燃起!俄罗斯发动了“斩首行动”,乌克兰多地遭遇轰炸。 19日,俄罗斯国防部表示,俄军使用航空炸弹和导弹对位于顿涅茨克的乌克兰军事指挥所进行了“定点清除”打击。俄方称,导弹和炸弹成功命中了目标并摧毁了该指挥所,并表示这是乌克兰第25独立空降旅的指挥所。为了证明自己并未虚报,俄罗斯方面还公开了打击过程的视频,显示了攻击的准确性。 俄方进一步指出,在过去的一周内,俄军对乌克兰的多个军事目标进行了五次大规模集群打击,涉及的目标包括军用机场、无人机组装厂和燃料库等。此外,俄军还控制了多个乌克兰居民点。 目前,乌克兰方面尚未对此做出任何公开回应。从这一系列行动来看,俄罗斯在释放谈判信号的同时,也在通过加强军事打击来增加其在谈判中的筹码。毕竟,谈判往往是战场的延续,许多时候,谈判桌上未能得到的,战场上也很难实现。 此外,俄罗斯的战术手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尤其是对无人机的使用频率显著增加。俄罗斯不仅通过无人机实施蜂群战术打击,还在战场上利用无人机进行侦察,锁定乌克兰军队的指挥所等目标,然后引导航空炸弹和导弹进行饱和攻击。这些举措给乌克兰军队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最近在无人机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产量远超预期,这使得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的空中攻击能力大幅提升。而这种技术进步,也促使双方在空中战斗中更加集中,战局有可能进一步加剧。 乌克兰方面也曾多次利用无人机打击俄罗斯境内的目标,包括俄罗斯的军事机场、炼油厂和武器库等重要设施。这些行动表明,随着冲突不断升级,俄乌和谈的难度也在逐步增加。 然而,正当俄乌战局持续加剧时,乌克兰的政坛也迎来了重大变动。 其次,乌克兰政坛“重组”?泽连斯基改组内阁。 18日,乌克兰议会以253票通过的结果,批准了新内阁的成立,其中,斯维里坚科被任命为总理,成为乌克兰历史上第二位女性总理。在接受任命后,斯维里坚科表示,新内阁在下半年将专注于加强对乌克兰军队的保障,提升本土武器的生产能力,并提高军队的技术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总理职位有所更换,但大部分内阁成员并未发生大的变化,职位变动相对较小。前总理什梅加尔将接任国防部长一职。这样的“微调”式改组引发了乌克兰国内的不满,许多人认为这只是一次简单的“职位洗牌”,并认为泽连斯基是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压力下做出的妥协。 这种观点表明,乌克兰的内阁改组背后很可能受到美俄双方的影响,而人员变动不大,也意味着乌克兰在俄乌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将维持不变。这无疑让俄乌和谈的前景更加渺茫。 此外,受美国影响,乌克兰还计划成立一个“政府效率部”,旨在减少开支并提升政府效能。该部门目前正在寻找合适的领导人选。显然,乌克兰政坛的动荡还将继续,政治局势可能更加复杂。 尤为重要的是,乌克兰原定于去年举行的大选,因为“战时状态”而被推迟。此次内阁改组后,乌国内的反响更加强烈,泽连斯基的支持率大幅下滑,降至32%。这一数据无疑给泽连斯基带来了压力,未来的政治前景并不明朗。 尽管如此,西方国家,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对于乌克兰的内阁改组未作出过多反应。显然,西方清楚,在俄乌冲突未平息的情况下,泽连斯基依然是乌克兰最合适的总统人选,即便美国曾多次呼吁乌克兰举行大选。 与此同时,乌克兰政坛的震动并未停止,关于美乌之间的一项新交易也浮出了水面。 最后,美国或将向乌克兰购买武器?特朗普有意购买乌克兰的无人机。 18日,泽连斯基公开透露,他正在考虑与特朗普达成一项“巨大交易”,其中美国将购买乌克兰“战场检验过”的无人机,作为交换,乌克兰将向美国购买一批武器装备。换句话说,乌克兰的无人机已多次突破俄罗斯的防空系统,成功打击俄境内目标,这引起了特朗普的兴趣,他希望购买这些无人机技术。 然而,作为全球军售大国,美国显然不打算长期从乌克兰购买无人机。美国可能会在掌握相关技术后,暂时停止购买。相反,乌克兰若要向美国采购武器,价格无疑会非常高昂。由此看来,美乌之间的“巨额交易”更多的是美国希望从乌克兰获取更多利益。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此前已经与乌克兰达成了矿产协议,进一步将实际利益掌握在自己手中。在俄乌和谈陷入僵局之际,美国自然会想方设法从乌克兰攫取更多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