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四川,民警送八旬走失老人回家,路上老人突然问:“你贵姓啊叔叔?”民警愣了一下回答:“我姓'公’,公安局!老人眨眨眼,咧嘴笑:“哦,姓公啊,另一人也姓公呢。” 她拍拍民警的手,认真说:“回去我拿好多钱给你。”
9民警摆手:“拿啥子钱嘛,送你回家是应该的,不要钱。”
可爱又幽默的对话,结局很暖!判断老人应该是有老年痴呆症,会有间歇性的遗忘,记不得回家的路,但是看到房子,还是第一时间记起,这是她的家。
民警临走时,还暖心嘱咐:就别乱走了哈,就在屋头耍!
出门听见老人跟儿子说:“那个姓公的,是好人。”
据悉民警是个95后,现在也就30岁左右吧,也不知道,被80岁的奶奶叫叔叔是什么体验?
我姓公,多好的姓氏啊,为人民服务这一刻具象化了。
视频发到网上,有网友说:“这‘姓公’俩字,把‘为人民服务’说得实在又暖心,不是挂嘴边的口号,是融进骨头里的行动,年轻人有这份心,让人踏实。”
还有人说:“老人记不清啥,却记得要给钱,民警一句‘不要钱’,是把老百姓的事当自家事办。”
老人记不清家,却记得要谢人;年轻民警一句 “姓公”,把职责说得轻巧实在,没架子,没距离。老话说 “平易近人”,大概就是这样 —— 把自己当普通人,把别人难处当自家事。
常说 “现在年轻人不贴心”,可这 95 后民警,牵着老人慢慢找家,耐心听她絮叨,被叫 “叔叔” 也不介意,这份细心耐心,比啥都金贵。就像老辈人讲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他对陌生老人的好,是把敬老心思落到了搀扶陪伴上。
老人的阿尔茨海默症,看着心疼。她可能下秒就忘刚说啥,可那份想感谢的心意,藏在骨子里。老百姓常说 “人老了,啥都忘,就剩善良了”,在她身上真真切切。她想给钱,不是见外,是觉得人家帮了自己,就得表示,这份朴素道理,实在。
民警那句 “姓公”,说得妙。既答了问题,又点了身份,更把 “为人民服务” 说得像拉家常。
老人的真,是不懂拐弯的感谢;民警的真,是不掺假的责任。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可这平平淡淡的搀扶和对话,让人看到 “为人民服务” 不是空话,看到陌生人之间的善意能多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