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当好“飞机医生”

窗外,一架架飞机起飞降落;屋内,电脑屏幕上呈现着密密麻麻的数据……在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飞机系统工程管理办公室内,工程师们正在认真讨论参数。人群里,那位戴着黑框眼镜、紧盯屏幕的人,正是南航工程技术分公司飞机系统工程管理专家刘宇辉。

“后台系统实时监测飞机状态,工程部门对飞机问题进行精准研判并给出解决方案,交由一线实施。”刘宇辉说。

多年来,刘宇辉和团队打造的南航天瞳系统为700余架飞机护航。

在南航天瞳系统的支持下,刘宇辉和同事能通过系统地图上密密麻麻、不同颜色的圆点,掌握南航飞机的“健康情况”,进行实时诊断、及时维护。

上世纪末,随着大量新机型的引入,如何运用科技手段保障飞行安全,是摆在眼前的一道难题。能不能远程对飞机实时“听诊”?当时,只有国外厂家拥有这种监控功能系统,但服务费动辄以每小时上千美元计算,关键技术更是无从获取。

刘宇辉不仅有着飞机通信、导航、记录系统方面的专业功底,还酷爱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开发。尽管当时还只是个“生瓜蛋子”,他却接下了研发创新系统的任务。

在没有任何经验借鉴的情况下,设计研发在艰难中起步。记不清有多少个日夜,刘宇辉和团队成员在闷热的办公室里加班加点;从寒冷的东北停机坪到炎热的海南三亚,现场留下他们无数个实地勘查的脚印;为了攻克飞机数据传输的卡顿难题,他们往返广深两地数十次……

“既然接过重担,就不能让它砸在手里!”刘宇辉靠着一股子“开始了就不轻易放弃”的韧劲,和团队在2001年底基本完成了“飞机远程诊断实时跟踪系统”。2006年,该系统正式获颁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飞机远程诊断实时跟踪系统”逐渐扩展成兼容世界多种主流机型的自主系统,并历经多次迭代,升级为现在的南航天瞳系统。如果说刘宇辉他们是“飞机医生”,那么南航天瞳系统就是“新型听诊器”。如同给飞机装上“健康手环”,南航天瞳系统可以对飞机进行全方位健康监控,能预警故障,甚至“未病先治”,极大地提高了飞机的安全性和维修效率。

回首研发的荆棘之路,刘宇辉感慨地说:“所有创新的道路都要从荒芜中开拓。没有勇气和毅力,很难坚持下来。现在回头看看,非常感激当初勇于创新、无所畏惧的自己。”

从2010年毫无保留地向中国商飞年轻团队倾囊相授,到参与国产大飞机的项目评审,再到为南航接回的首架C919、C909快速开发天瞳监控模型,刘宇辉的团队坚守在研发一线,为飞机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2016年,刘宇辉团队正式成为以他名字命名的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随后获评省级创新工作室。

刘宇辉女儿小时候不太理解爸爸对飞机的执着和热爱,曾在夜晚跑进书房:“爸爸,你每天都好忙。你有多久没给我讲故事了?你的工作什么时候才能做完?”刘宇辉只能安抚好女儿后,继续在深夜里工作。“他是工作狂,我一直无条件支持他。”刘宇辉的妻子也是南航机务领域资深专家,是他并肩前行的真挚战友。对一般人来讲,飞机是交通工具,但对他们而言早已是生活和事业的一部分。

2019年,刘宇辉作为“央企楷模”代表,参加国庆70周年阅兵并乘坐彩车。彩车上的珍贵剪影,常常激起他的回忆:“我深刻感受到,尽管职业不同、社会分工不同,但国家对我们创造价值的认可度却相同——我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作出贡献,这正是每一位普通劳动工作者的价值。”

今年,刘宇辉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并入选2025年“最美职工”。他说:“我将把这份荣誉转化为实干动力,积极和同事交流成长经历和工作技巧,带动更多青年人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

从研发之初摸着石头过河,到如今为万千航班保驾护航,刘宇辉说:“这是一条永无止境的道路,不能停下脚步,不能躺在成果上,必须掌握更多的技术,才能应对挑战,助力中国的飞机飞得更稳更远。”(经济日报记者杨阳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