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1949年,毛主席做出批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绝不许提及中国共产党 “写进碑文?不

1949年,毛主席做出批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绝不许提及中国共产党 “写进碑文?不行!”——1949年9月2日夜,北京香山双清别墅里,毛主席轻轻合上案头的文件,抬头望向几位正等待批示的工作人员。短短一句,却像石子投入湖面,在翌日的筹备会上激起层层涟漪。 选择在香山讨论纪念碑,并非偶然。那时北平和平解放不过数月,中央机关尚未全部迁入城内。枪炮声虽已远去,可房间外仍能听见梧桐枝杈撞击窗棂的“哗哗”声,提醒与会者:这一切新生得来不易。会上,负责筹备的同志按照惯例,先就碑名与碑文汇报。方案大意是——碑正面雕刻“革命烈士纪念碑”,背面落款“中国共产党”。理由很简单:是谁领导了这场新民主主义革命?答案呼之欲出。然而毛主席连夜批示,“碑名务请改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不出现中国共产党。此事毋更议。”批示手书笔锋刚劲,一锤定音。 几位与会人员仍觉意犹未尽,周总理提出补充:“烈士来自五湖四海,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也有无党派仁人志士,甚至在国民党阵营里也有人为民族独立献出生命。我们如果把党名写进去,反而显得气度狭小。”会场顿时安静。有人暗暗点头,也有人低声自语:“原以为理所当然,没想到是自己格局小了。” 回顾那段全新的讨论,其实是开国后的第一场公共记忆如何书写的大型民主协商。纪念碑要刻什么、放在哪儿、如何表现,都意味着新政权如何与历史衔接。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但中央仍将建碑列为优先事项,并非形式主义。毛主席曾说:“中华民族历经苦难,死者叮嘱我们记住这一路走来的曲折,如果我们只把光环留给自己,就对不起他们。” 确定“人民英雄”四字后,规划工作全面提速。1949年9月中旬,文化教育界、建筑界齐聚新开张的人民日报社礼堂,公开征集设计稿。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提出“十里阳和”草案,注重留白与空间呼吸;华北大学美术系年轻教师王大观则将石碑比作“巨舰桅杆”;石鲁寄来一幅水墨稿,朴拙硬朗,好似延安窑洞里吹出的号角。稿件陆续抵京,两年间积攒出一百四十余幅。那是一场没有奖金、也没有商业合同的竞赛,每个人都信奉同一句话——“革命先烈无名无利,我们亦当如此。” 材料的抉择在1950年初冬尘埃落定。山东崂山花岗岩最终胜出。它色泽稳重、耐风化,更重要的是——整块出石,裂隙极少,符合“历久而不裂”的寓意。选出石料并不代表万事大吉,真正的考验是如何把“巨无霸”送进京。那时胶济铁路尚未完全恢复,公路多为碎石路面,汽车挂着铁链才敢下坡。青岛—济南—天津—北京,全程八百多公里,运送方案被拆解成三个阶段:山地、人力;铁路、平板车;最后两公里,再由木滚筒加撬杠进场。年轻的基建兵王襄与工人合影时笑着说:“咬紧牙走完这段路,就算给先烈抬轿。”一句玩笑,却揭示出彼时工况极限:最陡的下坡,石块靠纤绳六十多根拉拽;最窄的村口,连夜推倒砖墙让路;京津段遇上罕见寒潮,卡车半夜冻油,工人轮流捂油箱取暖。整整走了六十七天,巨石终于抵达天安门东侧临时工棚。北京城的百姓跑来看稀奇,说得最多的一句是:“这块石头重得像咱们的命。” 与此同时,选址的问题也见分晓。曾有人主张放在八宝山,理由是与烈士墓群相邻,祭扫方便;也有人提议摆在前门楼前,以示进入皇城要先向人民致敬。周总理细细听完各派意见,摇头笑道:“天安门广场是近现代革命的起点与主场,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北平和平解放,哪一次不是从这里爆发?”一句话把场面吵闹转成沉思。很快,“广场中轴”成为共识。1949年9月30日傍晚,天安门城楼下灯光初上,毛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共同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这是共和国的最后一个“战前”夜,也是第一声“和平礼炮”。 “石头进场,刻什么?”这又是拉锯。雕塑家刘开渠负责统订浮雕内容,初稿只打算做四幅,集中在辛亥到北伐。可范文澜等史学家提出:“时间线若从鸦片战争后启,方能见民族救亡脉络。”经反复推敲,最终定为八幅:虎门销烟、太平天国、武昌首义、五四奔潮、五卅怒吼、南昌起义、八年抗战、渡江战役。顺序既是时间轴,也是一条精神曲线:从民间抗争到人民军队,从局部觉醒到全国解放。刘开渠拿着铅笔改稿时一句感慨:“这八幅不是八张图,是八声锣鼓。” 浮雕强调群像更是一次破天荒的处理。传统纪念碑多突出伟人形象,但毛主席强调:“别把我刻上去,刻人民。”于是雕刻师将锐利的刻刀放低,对准卷袖与裸足,把“普通人”写进花岗岩。你可以在《五四奔潮》里找到一位正在挥舞书包的女学生,也能在《南昌起义》里看到用肩膀扛炮弹的小伙子。雕刻师们常常因为一个袖褶就推敲一整天,有时傍晚落日余晖把人物边缘照得通红,远看像是一群随时准备走下碑台的战士。旁观工人忍不住嘀咕:“都成精了。”

评论列表

特准
特准 46
2025-07-20 10:37
五千年第一碑!第一碑文!
励志前行
励志前行 39
2025-07-20 17:19
伟大领袖毛主席是永远的那么高瞻远瞩,胸怀天下,放眼古今,中华第一。
士彬
士彬 32
2025-07-20 16:12
主席真是有远见,人民碑文传千秋。
信天游
信天游 19
2025-07-20 19:52
胸怀、格局,冠盖天下。
用户15xxx50
用户15xxx50 19
2025-07-20 19:22
人民英雄纪念牌,是中国人民不屈的抵抗精神,是中国人民,为国而战的勇气力量源泉,是凝聚中国人民龙魂的剑芒,直指天下苍生。
杜宏斌
杜宏斌 15
2025-07-20 22:02
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才会有如此博大的情怀!毛主席万岁!毛泽东思想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
-
- 11
2025-07-20 19:12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主席是第一个喊出人民万岁的
足端印坦
足端印坦 11
2025-07-20 18:36
伟人英名!
db
db 7
2025-07-20 23:19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阳光继续刺眼 回复 07-20 23:47
没错,这是毛主席的原话

用户10xxx21
用户10xxx21 6
2025-07-20 23:09
主席伟大!冠绝古今……
花雨满天
花雨满天
2025-07-20 23:57
我以前也不懂。但当时肯定有人懂。国祚这些,不是那么简单的。立碑,那是历史事件,不是随便在哪个庙哪个地方立一个刻些字。说几个著名的:封狼居胥,勒石燕然。
用户17xxx15
用户17xxx15
2025-07-21 00:08
伟大的领袖,伟大的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