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玩的过火了!有媒体报道,一位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女网红,竟然以“测试中国治安”的由头,在街头栽赃中国人为“小偷”,甚至还会用肢体接触来测试,为的就是想拍下,中国人的反应,然后对视频断章取义,以此来达到抹黑的目的! 信源:潇湘晨报——外国网红在中国街头栽赃路人:中国人的善意,不是你取乐博流量的工具 最近,一场由外国网红在广州街头自导自演的闹剧,把所谓的“社会实验”推上了风口浪尖。事情的经过很简单:一位哈萨克斯坦的女网红,伙同团队在街头随机拦住路人,声称自己手机“失窃”,并直指对方是小偷。与此同时,隐藏的摄像机早已就位,专等捕捉路人惊慌失措的瞬间。他们期待的,是一场充满戏剧冲突的表演,一场足以“证明”中国社会问题的“大戏”。 然而,令策划者沾沾自喜肯定能大爆的剧本,在中国民众面前却彻底演砸了。当网红将矛头指向一位中年男子时,对方没有预想中的激动或慌乱,只是平静地反问道:“你是不是认错人了?”当她转向另一位白衣女生时,女生则直接掏出了自己的手机,用录视频的方式自证清白。 更具代表性的一幕是,一位西装大叔(后证实为附近店员)在被诬陷后,直接建议报警,一句“请看监控”更是掷地有声。这些路人展现出的冷静、理性和对规则的信任,瞬间让这场精心设计的“冲突”沦为一出黑色幽默。 但其实,这并非是该网红团队的首次“创作”。在这之前,他们就曾在广州、上海等数个一线城市,打着“测试中国男人”的幌子,通过故意贴近身体、靠肩等肢体接触来拍摄这种有争议的视频。 哪想到,中国男性的反应如此出乎他们的意料,多数人选择下意识地侧身避让,或是戴上耳机隔绝打扰,这与他们在哈萨克斯坦本土拍到的热情互动形成鲜明对比。不过,这些视频的发布,确实也在海外获得了百万级的播放量,同时引来了不少外国网友的“惊叹”,以看乐子的心态纷纷表示“中国男人感觉被冒犯到了”、“原来有这么单纯的男孩”。 不过,这种刻意剪辑、预设结论的视频的背后,什么用心不难看穿。无论是诬陷偷窃,还是进行身体试探,其本质都是通过制造极端个案,来标签化整个中国社会,或者炮制“中国式冷漠”的伪命题,来污名化中国男性群体。这种做法不仅消磨了社会成员间的基本信任,更是把中国人的善良和淳朴,变成了满足海外观众猎奇心理的廉价素材。 从法律角度看,这种所谓的“恶作剧”早已越过了道德底线。这个团队的成员事先将手机塞进路人包里再进行指控的行为,已经涉嫌诬告陷害。与此同时,在公共场所未经同意拍摄、剪辑并公开发布的这一行为,也严重侵犯了当事人的肖像权与名誉权。以“社会实验”之名,行侮辱诽谤之实,这不仅挑战了道德底线,而且也破坏了社会风气和公众的安全感。 面对这种蓄意的挑衅,中国社会展现了足够的韧性和智慧。广州警方迅速介入调查,启动涉外案件处理机制,这清晰地表明了法律保护公民尊严的坚定立场。而民间的反击也同样有力,网友们自发搜集证据、制作澄清视频,用监控录像和理性分析,有效地对冲了“中国式冷漠”等标签的传播,也打破了某些创作者试图构建的“东方主义”式认知偏见。 其实,中国社会向来不乏热情与善意。在这之前,意外走红的美国网红“甲亢哥”,就是因为在旅行视频中,真实展现了中国市井的温暖与烟火气而广受赞誉。这足以证明,真诚、善意的文化交流,远比精心算计的流量密码更能赢得人心。虽然中国百姓友善好客,但这份善意也绝对不是任人消费的商品,同时普通人的名誉与尊严也不会为网红博取眼球做牺牲。 这场街头闹剧终会平息,但它留下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在文明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当流量生意盯上了社会信任,当镜头不再记录真实而是预设偏见,这不仅是对一个群体的冒犯,更是对文明交流本身的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