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是人吗?这还能有点底线吗? 7月17日,乌克兰利沃夫市市长安德烈·萨多维伊公开宣布,已完成对当地二战期间牺牲的苏联红军“光荣山”公墓的挖掘工作,共清理出355具苏联红军遗骸! 他竟公然提议,要把这些遗骸当作筹码,去换回被俄罗斯俘虏的乌克兰士兵! 要知道,在二战那段烽火岁月里,乌克兰本就是苏联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这些红军倒下时既守卫联盟,也守卫乌克兰的土地。如今却被当成可交换的筹码,这和那忘恩负义、过河拆桥的白眼狼又有何差异? 早在2022年8月,市议会就拍板铲平“光荣山”,计划原地盖一座“乌克兰阵亡士兵纪念堂”。不到十二个月,邻近的利恰科夫墓园也被掘开,653具苏军遗骨被装进纸箱,随意码进临时仓库。同一批议员,早在2020年就曾用公款为纳粹德国旗下的“加利西亚”乌克兰师立碑,财务账本记录得一清二楚。 1944年7月,苏军第4乌克兰方面军为夺回利沃夫,血战之后留下3.7万条生命。约1.2万人当场入土,如今挖出的355具只算“光荣山”的零头——其余两千多具,市档案馆干脆登记为“下落不明”。 把遗骸当交易品并非头一回。2023年春,布查镇掘出250具身份待核的苏军骨骸,乌国防部内部曾向BBC放风:打算按“一具换十人”的比例换回战俘,后因国际红十字会强烈抵制才搁置。如今,同一套剧本被利沃夫直接摆到聚光灯下。 尼古拉·库兹涅佐夫侄女写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信里附了一张老照片:1944年解放当天,利沃夫居民把自家门板拆下来搭成担架,抬着受伤的苏军往医院跑。照片背面写着一行铅笔字——“他们救了我们,我们该怎么回报?”七十年后,这座城市给出的答案是把救命恩人的骨头摆上谈判桌。历史不会说话,但它会记得。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