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毛主席下令炮击金门,不小心炸死两个美国顾问,美国得知后率大军压境,指挥员慌忙上报,但主席的指令,却让所有人都出乎意料!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8年夏天,台湾海峡的局势异常紧张,美国在中东插手后,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指责,他们又把目光转向了东亚,美国调动了大量军舰和飞机进入台湾海峡,声称要保护台湾地区。 台湾当局得到了美国的撑腰,公开叫嚣要“反攻大陆”,沿海一带的军队进入了高度戒备状态,福建前线的官兵时刻准备作战,阵地上每天都能听见机械轰鸣和炮弹搬运声,空气里充满了硝烟味。 中央高层在分析局势后决定对金门实施炮击,金门离大陆非常近,岛上长期驻扎着国民党军,屡次骚扰沿海渔民,为了打击对方嚣张气焰,也为了表明中国捍卫领土的态度,作战计划被迅速拟定。 原本的时间是7月25日,但毛主席在研究态势后,让部队暂缓,继续观察国际动向,美国在台海的军力逐渐增加,航母和战斗机不断进出海峡,蒋介石方面也下令进入紧急状态。 几天后,毛主席在北戴河定下了新的计划,命令部队集中火力,先攻打金门,不去碰马祖,争取用炮击达到封锁和震慑的效果,8月20日,作战决策最终拍板,8月23日定为行动日。 那天下午,福建前线的天空升起了红色信号弹,炮兵阵地瞬间雷霆万钧,震动大地,数以万计的炮弹呼啸着飞向海峡对岸,金门岛的天空被火光和浓烟遮住。 炮弹连续两个小时倾泻,岛上的防御阵地被摧毁,大量国民党士兵当场阵亡或受伤,炮声不绝于耳,海岸线回荡着轰鸣声。 炮击造成金门防卫司令部三名副司令当场丧命,当时在场的两名美国顾问也被击中身亡,消息传出,美国方面强烈不满,立刻调集了更多军舰和战机进入台湾海峡,整个地区局势急剧升级。 前线指挥部在观察到美军大规模集结时,迅速上报中央,作战指挥员心中都明白,如果继续炮击,很有可能击中美舰,这意味着和世界上军力最强的国家直接冲突。 但如果停止炮击,之前的封锁就会付诸东流,敌方船只可以借着美国的护航运送补给,整个作战计划都会落空,就在最紧张的时刻,电报回传前线,毛主席只给出了四个字:“照打不误”。 新的指令传到阵地,炮兵们再次装填弹药,继续向金门开火,炮弹划过海面,掠过美军军舰的上空,准确地砸向国民党的运输船和阵地,美军的舰只全程没有开火,眼看着自己的盟友在炮火中被击中。 “美乐”号运输船被炮弹命中后爆炸起火,另一艘“美珍”号也受损,被迫掉头,美军舰队在一旁缓慢后退,远远避开了中国军队宣布的12海里领海范围。 国民党海军的旗舰出现在镇海角附近时,前线指挥所曾提出过直接攻击的方案,中央却在这时下达了新的命令,暂时停火三天,观察美军动向。 停火期间,新华社发表声明,宣布中国的领海宽度是12海里,明确了在金门和马祖周边的主权范围。 之后炮击再次展开,炮火持续了数小时,国民党的舰船被击沉,剩下的船只慌忙逃向外海,美军舰队再次选择撤退,美军虽然集结了庞大的舰队和兵力,但没有采取直接行动。 他们在台湾问题上的支持更多是出于自己的战略利益,真正面对炮火时却不愿意冒险,台湾当局想借助美国力量实现“反攻大陆”的幻想,在这场炮战中彻底破灭。 从那之后,炮击没有发展为登陆作战,金门岛始终在敌手中,但岛上被封锁多年,炮火断断续续持续了很长时间,成为两岸之间特殊的交流方式,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坚决捍卫领土的态度。 美国在炮击中失去了两名顾问,却没有采取报复行动,外人提供的依靠在关键时刻显得不堪一击。 这场战役证明了中国有能力在自己的海峡边上作出坚定回应,任何分裂国家的图谋都不会得逞,那一年的炮声至今仍被人记住,因为那是一次用实际行动捍卫主权的选择。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党史故事】“金门海域,美国人不得护航”——江西省万年县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