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华东理工成立创新创业学院,近半本科生交叉复合培养

记者从华东理工大学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获悉,为提升育人能级,该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与工程创新实践中心合并,组建成立创新创业学院。

该学院以工程创新为核心,以技术转化为路径,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旨在分层分类培养“强能力、善落地、宽视野、有担当”的创新英才和创业领袖。

在管理机制方面,学院将通过本研贯通培养,课训赛创一体管理,优势互补、取长补短,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学院承担着协调科技教育、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叉贯通融合,打通企业出题师生答题渠道、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创新,以科技创新竞赛促进成果转化、培养华理优质项目团队等功能定位。

如何让师生在“人机共智”的教育生态中,找到成长坐标?

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王慧锋表示:“既不将AI视为‘工具附庸’,也不使其成为‘主导者’,而是以‘育人’为核心,通过跨学科培养模式打破壁垒、分层次课程体系夯实基础、智能化平台提升效率,最终实现‘价值引领’与‘技术赋能’的统一。”

锚定数智时代人才培养新要求,华东理工大学设计了高质量人才培养的AI双星育人目标,即培养出“有智、有识、有能、有责”,且“懂科学、会技术、能应用、善革新”的新时代华理人。

迄今,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上,华东理工大学逐步形成了“卓工、厚理、尚文”的学科专业布局,构建了人才培养的“金字塔”体系。全校近半学生采用交叉复合型培养模式,大约10%的学生加入本博贯通拔尖计划、参加卓越工程师计划、加入化学拔尖基地等,按照拔尖创新型卓越人才培养。在研究生培养模式方面,华东理工大学打造了“分类定制、层级递进、交叉赋能、多维立体”的研究生课程体系,通过“四融合”人才培养机制,开展学科大交叉、产教大融合,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同时,聚焦7个领域,依托联培专项,以化工优势学科集群和行业龙头企业为支撑,培养产业“高精尖缺”人才。

面向未来,华东理工大学提出了智慧工程教育(AIEEE)新范式,通过Education(教育范式重构)、Engineering(工程能力进阶)、Evaluation(评价体系升级)三位一体系统性变革,提升师生在AI时代的核心竞争力与创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