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张万年出访美国,当他刚踏进美国宁堡陆军基地,一个美军司令突然跳了出来死死搂住他的腰大喊“我终于抓住张万年了!” 张万年,1928年出生于山东黄县,家境贫寒,16岁投身八路军,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他在塔山阻击战确保通信畅通,立下大功。1949年,他在广西石头圩以20余人俘敌1500,创下以少胜多的传奇。1958年进入南京军事学院,系统学习军事理论,创新训练方法,提升部队战斗力。1968年,他赴越南溪山考察,研究游击战和丛林战,积累丰富经验。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他指挥127师五战全胜,敌方悬赏“活捉张万年”,足见其威名。1992年,他担任总参谋长,1995年升任中央军委副主席,致力于军队现代化建设,成绩斐然。1998年9月15日,他率团访问美国宁堡陆军基地,旨在推动两军交流,减少战略误判。当时中美关系复杂,军事上互有戒备,但双方都希望通过对话寻找合作空间。 1998年9月15日,张万年抵达宁堡陆军基地,美方安排隆重欢迎仪式。基地司令沙利将军负责接待,双方按计划进行礼节性会面。就在参观基地的环节中,沙利突然上前,紧紧抱住张万年,高喊“我终于抓住张万年了!”这一举动让现场人员吃了一惊。这件事的根源在1968年越南战争期间。张万年作为中国军事顾问在溪山活动,研究作战策略,而沙利当时是美军侦察兵,接到暗杀张万年的任务。他在丛林中潜伏多日,未能得手,任务失败,留下深刻遗憾。 三十年后,沙利在宁堡见到这位“老对手”,一时情绪激动,做出出人意料的举动。张万年保持镇定,以军人气度化解尴尬。随后,他参观了基地训练设施,试射坦克炮弹,精准命中靶标,赢得美方尊重。沙利在交流中表达了和平愿望,张万年也强调和平是共同目标。双方在友好的气氛中继续访问,签署了军事环保协议,为后续交流奠定基础。 这场“拥抱”不仅是个人恩怨的了结,更折射出中美军事关系的微妙变化。1998年,中美两国在军事领域既有分歧,又寻求沟通。张万年的访问为双方提供了一个面对面的机会。沙利的举动虽出乎意料,却让双方将领看到彼此作为军人的真诚一面。这次访问后,中美两军逐步增加互访和对话,从高层会晤到联合演练,逐步建立信任机制。张万年回国后,继续推动军队现代化,强调通过对话化解分歧,维护和平。他的努力为中国国防事业注入新的动力。 2002年,他从军委副主席岗位退休,仍关心国防,担任中国登山协会名誉主席,鼓励年轻人强身健体。2015年1月14日,张万年因病去世,享年87岁。他的一生,从战场到外交场,始终为国家和军队奉献力量。宁堡的“拥抱”成为他传奇生涯中的一抹亮色,也为中美军事交流留下宝贵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