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安全监管,咋就这么难?】赵志国:近年来机构改革,各部门之间职能划分进一步明确,但无论怎么划分,有些领域依然存在监管的交叉,燃气安全就是一个典型。
资料显示,燃气安全监管涉及到住建、商务、市政、应急、市场监管等部门。笔者在向一些基层职能部门的朋友了解时,关于具体的职责划分,他们也很难说得明明白白。
就比如液化气充装,在充装站内是市场监管局负责,在店铺经营是城管执法局或商务局负责,那出了站到家门口这段距离,该由谁负责呢?说不清楚。
另外,如果罐体有问题,以及阀门松懈、软管不达标等,这些问题如果液化气充装站没有检测出来,那就是市场监管局的责任;而燃气管道的安全问题,则归属于住建口下面的市政部门负责。
那应急部门干啥?有应急部门的同志跟我解释,说一个是负责安全生产的宣传工作,另外一个就是应急处置,即发生事故灾难以后的救援与善后工作。
因为具体的职能划分比较复杂,再加上各地分工都有差异,上述描述未必精准;但明显看得出来,大家都是尽量往外摘责任的。这就导致没出事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该干什么,监管容易出现缺位;一旦出事,各职能部门之间就开始推诿,问责的时候大家都一肚子委屈。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关于商户的燃气安全检查,往往由商户所在地的镇街负责。
笔者有一次在朋友经营的饭店里吃饭,巧遇镇街安全检查。安全检查员态度温和,十分负责,一一告知燃气安全隐患。店主十分热情地邀其进店吃饭,被其婉拒,又送了瓶水,还是不收。当时笔者感叹:现在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素质真是高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店主朋友附和道“确实是”,接着话锋一转,“但问题不出在这些基层干部这。”
一般来说,经营一个快餐门店,投入十几万到几十万元不等,店主基本都是小本经营,能省则省。管道燃气费用要比充装燃气便宜,相对而言安全系数更高一些,那为什么很多业主宁愿选择又贵又麻烦且安全隐患更高的充装燃气呢?

